第21章 买粮
忙了一天 总算把户口工作的事儿办完了 。现在梁拉娣还未正式上岗。所以拿的只是学徒工的17.5元而已。街道主任得知梁拉娣家有三个孩子。按照四九城人均5元以下为贫困户标准便给梁拉娣一张困难补助申请。
梁拉娣和徐悦珍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户口却是两本的。梁拉娣是徐悦珍的儿媳妇。在儿子死后两者之间在法律上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徐悦珍的房钱只属于徐悦珍。
而且梁拉娣的户口是入厂进京的户口走的是轧钢厂的集体户口。和徐悦珍的房产户口也是两码事。另外四九城贫困户人均收入是五元以下。而梁拉娣以前的机修厂那里的贫困户收入是人均三元以下。所以梁拉娣还在机修厂是拿不到困难户补助的。
困难户补助一般是由街道发放一些实物。对于末世归来的徐悦珍来说每一份白来的粮食都是可贵的。末世一口粮就是一条命。甚至有些地方一袋方便面就能换个老婆。对于粮食徐悦珍她是不会放弃的。尤其她还知道两年后将会持续进入自然灾害阶段。说是只有三年。但粮食紧缺一直给持续四五年。因为国家就算丰收了也会有计划的补仓。所以城市补给限量也将会持续几年。老百姓还不如能过两年好日子,但也就能吃两年饱饭,然后十年动荡物资将会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最为过来人这种日子给到八十年代才会有所缓解。
梁拉娣不知婆婆还有房租可拿。所以也不知她家占了公家便宜。徐悦珍和梁拉娣拿着两本粮本去供销社大肆购物。昨天的白菜还是聋老太太给的呢。
供销社买粮也分粗粮细粮。以后还会有代食品呢。而且细粮一般是指大米白面。一般四九城人都爱买面自己做面条,烙饼,包馅和面糊糊疙瘩汤什么的。但一般百姓都会拿出大部分细粮换成两三倍的粗粮。
而粗粮中也分三六九等。一般老百姓最爱小米。小米熬成粥能给老人小孩补补肠胃。其次是各种麦类和豆类。最次的是玉米渣,土豆和红薯之类。
徐悦珍看到卖肉的地方有些骨头卖。这些带点肉筋的骨头可以熬汤且不要票。但也因为没什么肉也没人买。现在供销社也快到了下班时间徐悦珍花了四分钱买了三根还带些肉丝排骨。又让梁拉娣去买了二斤扁豆。
到家几个孩子已经嗷嗷待哺。还在中午龙老太太帮忙热了点饭。要不孩子们还给饿一天呢。
龙老太太现在还不是聋老太太。如才57年龙老太太她也才65岁虽然她经常装耳背但腿脚还能动。
梁拉娣:“谢谢老太太帮忙了。今天没有您这几个孩子就给饿肚子了。”
聋老太太:“你们有事忙你们的。看看孩子我还是可以的。”
徐悦珍把米下锅倒上凉水。然后大块大块的土豆。大块大块的胡萝卜。都丢到锅里。扁豆撅吧撅吧也往锅里丢。
聋老太太:“徐丫头你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