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实在是起不好,名字也吸引不住你们
秦朝
秦始皇嬴政后悔没有把赵高千刀万剐。
“寡人的大秦终究是全军覆没,不仅仅是胡亥这个废物的原因。还有寡人的原因,寡人太信任赵高了。”
秦始皇现在反思自己到底哪点做错了?才会导致秦朝灭亡。
画面中的弹幕有说,赵高是赵国的后人,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他确实祸害了秦朝。
嬴政也很可惜李斯最后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相当于是砍了他的左膀右臂。
王翦安慰嬴政“问题不大,现在还不是太严重。如果说我们把子婴找出来好好培养…”
这话只能提醒秦始皇嬴政,但他可不敢直接说出来。按照视频里所说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嬴政的哥哥的孩子或者是弟弟的。
秦始皇想了想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他的儿子们没有大作为,不如就找出所谓的子婴。
“这件事情就交给王翦你去办,希望你不要让寡人失望。”他已经不想到底是谁当上皇帝,只要是能带领秦国走向繁荣昌盛即可。
“王翦遵旨。”
武周
“太可惜了,子婴的能力是非常强大。只可惜命不逢时,只能说此等英雄救不了愚蠢的国。”武则天感叹。
若是这个人是她身边的就更好了,如此有血性的男儿必定是个好苗子。
张易之两兄弟在给武则天按摩,看清子婴的面貌,不仅深呼吸一口气,若是在同一个朝代肯定会更加受宠。
画面继续
【为什么越长大越能共情孙悟空】
画面一转故事来到西游记面前,为什么越来越能共情孙悟空了呢?
大概是长大后的某一天,突然发现一个真相。妖怪都是从哪里来的,全部都是从天上天上,都是什么人都是神仙,换句话说都是有背景的。
都说孙悟空这么厉害,怎么取经的路上越来越差了呢没有一开始的汹勇善战,我想说的是他是变成熟了。
他明白这些妖怪背后都是有背景的,不敢轻易得罪,因此频繁请仙人来帮助度过危机。
人心中的成见,不管你怎么努力,这个人都无法被你感化。
画面一转到孙悟空在天庭上当弼马瘟那一个片段,一开始的他就没有嫌弃自己的官小。
在一次次的辱骂中藐视中,孙悟空依旧善良,保持初心。但是所有的人全部都嘲笑他。
“王母娘娘举办蟠桃盛宴。”
“那都邀请了谁?”
“所有的人全部都邀请了”
孙悟空一听除了自己其他人全部被邀请。这让他怎么可能不愤怒?再加上小小的仙姑也看不上他,又怎么会不气愤?
现在看来唐僧也不是多令人讨喜的角色,画面中继续播放唐僧与孙悟空的对话。
“你有这么大的本事,怎么会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语气中带着嘲讽意味。
孙悟空为了救唐僧,杀了三个强盗。结果唐僧一直念紧箍咒,直到孙悟空腾晕过去,猪八戒求情才得以停止。
画面不停的播放唐僧和孙悟空的对话,以及唐僧被抓的时候他说的话。
“师傅,你肉眼凡胎无法看清是什么妖魔鬼怪。不许我降妖除怪只怕你到不了西天。”孙悟空向唐僧解释,却遭到反驳。
“我命在天该是哪个妖怪吃了?我煮了,我也是我的命,这也算是天注定不用你管。”
唐僧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全让悟空给受了,这到底是谁的求佛之路。
为了救唐僧眼睛都瞎了,也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所烧伤。
还被唐僧所冤枉,赶他离开。菩提老祖对待,他可就不一样了,知道他性子顽劣也没有想过要给他带紧箍咒,满眼都是对他的宠溺。
说是要永不再见孙悟空,但在孙悟空受难之时,又心软出来指点迷津。
他总是怀有一颗悲悯之心,多出来的银两他是一分不要,并且还感谢带他收服猪八戒的人。
他吃了仙果还不忘记给他的猴儿们也带回去仙果。明明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他把姑娘的果子撞坏,但是他依旧道歉,并且帮助捡起掉落的东西。
在七仙女嘲笑他之时,他也只是将他们给定住。其实孙悟空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优秀的品质,值得唐僧去学习。
他虽然对被驯化有偏见,但还是能够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怎么会让人不惋惜呢。结尾的孙悟空究竟是六耳猕猴还是原本的孙悟空呢?
早早旱早: 长大后才发现除了菩提老祖,八戒是最爱悟空的/流泪
大大大太阳: 唐僧还不如让秦王嬴政吃了,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看
墨染殇泪: 小时候看不懂金圣宫娘娘那个衣服明明可以去掉却在回去见了国王后才去掉,现在的我看懂了!当时看好多细节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