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姐带我 > 第19章 悟出一点点小道

第19章 悟出一点点小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无视如同一只淹死的癞蛤蟆,贱兮兮的仰泳而去,看的我和江舒言摇头无语。天色还早,我们三人便决定再去观赏一下附近的景色。

尽管还不是节假日,但龙虎山的游客已经门庭若市,这里每天接纳来来往往的人达万人次,但这里的气息却不会被行人带来的凡尘气息所稀疏,我暗自赞叹道“真乃圣地也”

我们转到了龙虎山天师府景区,面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背靠华山,依山带水,气势非凡,在布局上保持了鲜明的道教正一派风格。是历代天师祀神和起居之所,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历史悠久,地位显赫。

进入天师府内院,赫然看到一块巨大石碑,上面刻着“道教祖庭”四个红色大字,一笔一划无不充满着“道”的痕迹,似是先贤大能所刻,江清风还算比较沉稳淡定,但江舒言完全就是个活泼少女,可劲儿在天师府前玩起来自拍,一个景点可以摆拍七八个姿势,有的地方还需要江清风帮忙拍,弄得江清风手都酸了。

我看得出来,这兄妹俩虽然也是修行者,但是等级并不算太高,我猜想应该是来参加这次龙虎山的群英大赛的。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挂在一座小亭里的一口大钟,是明代的大铜钟。用九千斤赤金所铸,钟长一丈,中围一丈八尺,钟唇厚三寸九分,加上龙头共重9999斤。钟上端铸有双龙盘顶的图案,向上弯曲的龙身为悬挂铜钟的系钮。钟面有太阳(金鸡)、太阴(玉免)、八卦、玉皇诰等道教图案文字。中心四方铸有"皇图巩固、大道兴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篆体字样。

传闻此钟敲起来特别响,声音洪亮传播久远,初一敲一下,到十五耳朵贴在钟上还能听到声音,十五敲一下可以响到初一,钟声能传到京城,连金銮殿上的皇帝都能感觉到声音。一日皇帝上朝,耳根钟声不绝,很是奇怪,一问才知道是龙虎山张天师在大上清宫敲钟做法事。大臣们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叙说引起皇帝对龙凤钟的兴趣,于是下旨让张天师将其中一口钟送来京城验证一下。张天师奉旨将凤钟送到京城,挂到钟楼上去敲,竟然敲不响,原来龙凤不分,凤钟不愿意离开,以沉默抗议。张天师遭到大臣们的奚落,要不是能言善辩,差点被以欺君之罪革除封号。一气之下命人连夜抬回龙虎山。

虽说是个传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口钟的确充满了道蕴,肃穆大气,神圣不可侵犯,令人望而生畏。

趁着兄妹俩拍照的功夫,我微微调整气息,悄悄动用诛天眼,眼中发出黄色能量,认真观摩大钟上铭刻的各类纹路。诛天眼修炼到我目前的程度,记住一些纹路法则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这口钟已经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光,上面的纹路还是有些暗淡了。我静静驻足凝视,一时间,仿佛看到曾有一名白衣少年,负伤累累,血液染红了衣襟,那少年重伤垂危,步步咳血,艰难的走到大钟前,动用最后一丝气力在大钟上铭刻下他毕生的道与法,后一人孤零零走去,不知去向何方,也生死难料。那铭刻的纹路,汇聚成一张黄色经文,涌入了我的丹田,经文是一种繁体古文,有很多我并不认识,我的丹田似乎开辟出了一片独特的空间,安宁曾给我讲过,她的丹田里是一片青山绿水,静谧无暇,让人无比舒畅,且大多数修行者的丹田,千辛万苦修炼成一定的道行,才会在丹田中形成一番美丽的景象。有很多人修行一辈子,丹田最多开辟出一小方世界,再难进步。但我选择修行的是霸体之路,而且选择的是霸体中数一数二的苍劫霸体,修行的丹田景象也与别人的不同,注定要比别人的艰苦千倍百倍。

而我的丹田中,如同是处在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四处火山喷发、熔岩遍布、狂风肆虐。那片黄色经文,静静悬浮在我的丹田中。

我睁开眼,对刚刚发生的一切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莫非是我得到了那位白衣少年留下来的传承?

对于刚刚的收获,我比较心满意足,不自觉的嘴角上扬,那兄妹两看着我的样子,以为我看到了什么好的宝贝,也一起凑过来盯着那口大钟看着,但却是没有看出些门道。

夜晚,我一人静坐在房屋中,紧闭门窗,潜心进入丹田世界,丹田世界依旧是炽热、狂躁,雷鸣滚滚、火山喷薄,但唯独那片经书,静静的悬浮在那方世界中,不受干扰。

莫非姐说的机缘就是这个吗?我意外的看到了这口钟,意外的得到了上面的经文,意外的被这片经文开辟了苍劫霸体最难开辟的丹田世界,虽然这片丹田世界如硬币般大小,但是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我稳定心神,认真观摩着经书的内容,共有十三个大字,我查阅了相关繁体字典,翻译后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不就是我国著名先贤圣人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中的内容吗?难道那位白衣少年就是老子?不对,传闻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那时已是一副老者形象,与这位白衣少年形象相差甚远。

这十二个字虽然比较熟悉,但是具体表达的是什么含义,我尚不清楚,等待日后慢慢参悟。

五月初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