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仕
次日,回京众人都前来辞别,等到二皇子刘子耀来说完一些安慰的话后,对刘萱娥又说了一句:“三妹妹千万保重自己,照顾好六弟,将来六弟长大,自然是贵不可言”。
刘萱娥听后谦卑的说道:“阿文年幼,又资质平平,二哥如今是嫡是长,人心所归,母后已故,我和阿文以后是否富贵,自然都得是靠二哥照顾”。
刘子耀听完不言,看刘萱娥面色平静,皱眉问道:“三妹如今要在这守陵三月,可否要我带六弟回宫,请父皇为他请位名儒,授课开蒙”。
刘萱娥摇头道:“多谢二哥费心,只是阿文顽劣,平日在宫中对功课也是极不上心,想来如今去听讲也是应付,倒不如在这与我一同陪陪母后,多尽些人子之责。我对他学业上也不做指望,回宫后也不必烦扰名儒们,随便遣个人去,叫他多识几个字,不叫旁人笑话就是了”。
刘子耀听完舒了舒眉头:“三妹也不必灰心,六弟如今尚小,等大些了便就知道用功了”。
刘萱娥苦笑道:“也就二哥怜惜他,还觉得他日后还能用功,盼他能如二哥的期许吧”。
刘子耀拍拍刘萱娥的肩膀说道:“会的!说罢便辞行了”。
刘子耀走后四皇子刘子梁也来辞行,只是他并未过多寒暄,匆匆说了两句便走了。刘萱娥將刘子梁送走后宫女小瑛忍不住说道:没成想四皇子倒是个话少的。
刘萱娥看着刘子梁的背影,淡淡说道:“他只是没瞧得上,不觉得阿文是什么对手罢了”。说罢转身回了正厅。
回到正厅正好赵胜、李淳一行人来辞行,打过招呼后李淳想着赵胜应当有些体己话要对公主讲,就先借由去了外面。
李淳走后刘萱娥看了看身旁的宫女小瑛,小瑛将一封信函递给了王广,便听刘萱娥说道:“王校尉,这是一份告身”。
王广怔愣,赵胜看到解释道:“就是给你的委任文书”。王广听后略局促地对刘萱娥说道:“微臣出身贫寒,没读过什么书,公主恕罪”。
刘萱娥不在意的说道:“无妨,听舅舅说你作战勇猛,已是难得的将才,只是若要成为大将,光有勇也是不行的,还要有谋,所以这次命你去卫尉寺任郎中,除了能依旧接触军务之外,那里也多有兵法课业的教授,你可以多听听,假以时日,定有所进益”。
赵胜听罢说道:“公主所虑,倒是比我更加周全了”。
王广忙行礼谢到:“多谢公主殿下提携,微臣无以为报”。
刘萱娥让他起身,对他说道:“你即是舅舅爱将,我自会多加照拂,只是我身为女子,未居朝堂,所能做的也总是有限”。
王胜对王广吩咐道:“我见过陛下后不日就会离京,路远不便,你若有事难以决断,便请示公主吧”。
王广肃穆道:“末将遵命”。
众人浩浩荡荡的返回了京城,待李淳、王广二人从吏部报到后,李淳告诉王广他领了少府寺中散大夫的职,问王广领了什么职,王广告知自己领的是卫尉寺郎中的职务,李淳听罢说:“那两个府寺离得倒也不远,想来以后也能常常碰到,我三日后去少府寺报到,想来王校尉也是,不知你可有住处了?”。
王广回道:“我先回将军府,若有住处了,我告诉李兄”。
李淳闻言道好:“若是住处定下了定要告诉我,我给老弟温温新居”。说罢两人便各自回府。
回到将军府后,和赵胜行过礼,赵胜便让人领着王广去了将军府上的一处院子安置了。
次日,两人刚说了两句话就听下人报道:“将军,三公主遣宫人来了,正在院外”。
赵胜听罢有些疑惑,吩咐下人将人领进来。领进屋中发现竟站了许多人,为首有一个宫女打扮的人上前说道:“见过将军,奴婢前来,是为了王大人的事而来”。
“哦?他的什么事。”赵胜疑惑问道。
只见宫女指着一屋子的人说道:“这些都是公主派给王大人的小厮与丫鬟,公主也为王大人置办好了一处宅院,待会便可由小厮领王大人去看看”。
赵胜听罢点点头:“到底是公主心细,老夫只想着这在府中辟一处院子让你先住着,既然公主都已安排妥当,那你便去看看吧”。
王广听完慌张的说道:“这末将如何受得起,这...这...未将何以为报...”
没等王广说完赵胜打断到:“既已置办完了,你便收了吧,觉得无以为报以后尽心当差,为国建功就是回报了,去吧”。
王广见此便不再多言,只得和刘萱娥派来的人走了。
来到宅院后,王广看了看院门古朴却大气庄重,院内宽敞整洁,他进院后小厮丫鬟都开始给他见礼。
宫女对王广说道:“大人,这些人你挑些顺眼的进前伺候,剩下的就安排去做洒扫的活就是了”。
王广再次拜谢后送走了宫女,看着其中一个机灵些的小厮让负责府中前院的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