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是在修仙好吧
吃完手里的馒头,长呼一口气。
真舒服呀。
生活真美好!
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每天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师傅说我资质差,甚是愚钝,我无话可说。谁让我是真的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点不开窍,可是师傅又会安慰我:你要着急也没用,开窍的时机未到,你着急也没有用。慢慢来,总有一天你会开窍的,待你开窍之日,就是你出师的时候。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门我就已经带你进来的了,以后的修行就看你自己了。哪天你找到自己的路的时候,你也就开窍了,那个时候你就有要想好怎么传承我们这一脉,有顺眼的弟子就可以。现在,师门靠你发扬光大,好好修行。
盘腿而坐,轻闭两眼,舌舔上,摒除心中杂念,调息10 分钟。脊梁挺直,腰不可软,身不可向后倚靠。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三十六次,有固齿的功能。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脑,两手掌心紧掩耳门。呼吸 9次,气息微微不使有声(与叩齿同时)。
...............................
我要去附近逛逛,说不定能遇到贵人呢,遇到个有缘人也蛮好。
朝着西边走去,西边有一条江,叫盘龙江。打算顺江而下,或是沾沾龙气也好,只是应该都稀薄的几乎不存在了。也不强求,随缘。
到处都是许许多多的商店,钱财乃祸福相依,够用就好,切莫强求。师父说的。
我也总觉得这人间有点奇奇怪怪的,好像大家都在关注钱财。商贾之家自古而生,贫富差距也是自古就有,也不是说稀罕钱财有什么对与不对,就是现在感觉商贾之风盛行,正气不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是常理,但是所有人都爱财,那很多事情的结果和走向就会被“气”影响,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什么样的气太盛行都会损害“本身”,所以,中正才是长存之道。
自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个好似也说不清楚,罢了罢了。
风从虎,自然会有这股风下产生了不得的人物。“风极而衰”也会有自己的生灭,且坐看云起风落。对于我而言只看着就好,什么都会向着它需要的地方和该去到的地方,除非...........真的到了那种时候。如今太平盛世,哪来的需要我们这些人站起来,只需要享受好自己平平凡凡的一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开心心便是好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余奉天下?唯有道者。”
有些平平凡凡存在的东西在冥冥之中已经把这天下都摆在了这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见。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文化绚烂,尽显人间繁华,是最美好的时代。希望可以多久远一点,时间再长一些,谁不喜欢这太平盛世呢?何况是我们。
想想晚饭吃什么,吃早上剩下的两个馒头吧。
那下午就可以安排一点活动。虽然只能作为乞丐,但是也并不妨碍我找到自己的快乐,去拜访一下东边的那座山吧。
转换方向,朝着东边的山走去。这一路上都是人间美景,看遍人间繁华,还有美女。美女真的是人间的一大奇迹,这话是师父说的。怎么会有明明只是站在眼前,只是看见就令人血脉喷张,有的只是一眼,好似等了许多年。只为跨过漫长岁月只为遇见一眼。等我成为师傅的时候,也要把它教给徒弟。
我登山可是有讲究的,上山前的准备工作;三柱清香,
“今日是癸卯年阴历九月十二,本人道清门第三十八代弟子罗果前来拜山,还望山神树神地脉神享香火。”
然后就可以了。
“一登,一心一意”
“二登,二龙戏珠”
“三登,三阳开泰”
“四登,四季发财”
“五登,五谷丰登”
“六登,六六大顺”
“七登,七星高照”
“八登,八仙过海”
“九登,九九归一”
“十登,十全十美”
..............................
开始爬山,这座山有五千余个台阶,很喜欢这种一步一台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