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治世之道
元录国。唐玄风在会试中取得第一名,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可顺利进入到殿试。
殿试在四月举行,只考策问一道,这道题是陛下亲自出的。
题目:我国连续两年遭逢大旱,广平之战虽胜却兵力大损,如今民生艰苦,又有倭国虎视眈眈!如今内忧外患,如何能保国家长治久安、民富国强?
唐玄风的答卷。“治世之道应遵循自然之道!《道德经》曰: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淳朴的民风是一等治世的结果,该如何行之?就是把建设民风作为重要之事!正因社会把阶级等级、物质、名利、享乐看得过重,所以有诸多争夺、攀比、贪腐和犯罪!
该如何建设纯朴的民风?即社会不推崇难得的宝物,就不会有窃贼!不过多吹捧物质享受,大家的欲望就会减少!百姓心里空空的,吃的饱饱的,身体健康,便可安居乐业,国家自然长治久安!
民风纯朴,则贪官少,犯罪少,纠纷少,国家稳定!君以民为重,人心依道而行,自然不会有痛苦!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此乃治世之良方!
对于外国,应尽量采取和平的外交政策!对于倭国,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坚国统一战线!坚国数十年间改天换地,一是积极进取,二是和平外交!两者皆是我国学习之典范!
坚国喜好和平,我国喜好和平,对于好战国可联合抗之!和平之风若能结成,对于好战国亦是约束,若约束不成,该联合灭之!若此契约成为公约,则世界再无战争!”
陛下看了唐玄风的策论,连连叫好!
“想法与寡人不谋而合!我国本就偏向和平,从不欺辱他国!倭国却狼子野心屡屡进犯,消耗我国力,实在可恶至极!若能联合坚国灭之,岂不大快人心!快宣此人,我要单独见他!”
唐玄风被召到大殿,看到陛下便磕头行礼,“大王万岁!”
陛下求贤若渴,“你有何方法促使坚国联合灭倭?”
唐玄风鞠躬行礼,“大王,与坚国结盟,需找到一个恰当时机!”
陛下赶紧问,“什么时机?”
唐玄风振振有词,“待倭国攻打坚国之时,方可联合坚国共同灭之!”
陛下若有所思,“可这柿子都是找软的捏!我国国力弱于坚国,倭人又岂会先进犯坚国?”
唐玄风早已经想好了,“所以我国应做两手准备!一是快速提升军事防御,二是积极与坚国互通友好。若我国国力大幅提升,倭国必然转向坚国进攻!若坚国信任我国和平立场,必要时可略施小计,必能联合抗倭!”
陛下立马追问,“可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哪有什么信任?”
唐玄风回答:“大王英明!所以我国要与坚国利益捆绑!坚国物资匮乏,很多粮食需要进口,而我国地广土优,只要不是灾害年,收获颇丰,此是一个突破口!充实人丁、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此乃强国富民之策!”
陛下拍了拍手,“说得好!不愧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寡人即刻封你为翰林院修撰,赐府邸!”
唐玄风赶紧磕头谢恩,“谢大王!”
礼部尚书何鸿从官僚子弟中选拔了50位资质聪慧的孩子,目前正在学习远洋文。英文考试通过的便去远洋国留学,没通过的便去坚国学习…
那日参加刘雪然生日宴的官员,每个人的家族中都有人参加!于徳光的小儿子今年12岁,也通过了留学考试!
他的生母是于德光的宠妾,听说人选已经定下了,只一个劲地求情…
“老爷,辉儿还这么小,不能让他一个人去国外啊!”
于徳光只感觉恼火,“真是妇人之见!我这是为了他的前途着想,等过几年学成归来,必能得陛下重用!你懂什么?”
宠妾立马跪在地上痛哭,“辉儿是老爷的儿子,即使不出国留学,在国内也能有个好前程,何必要出去吃那份苦?他还这么小啊,老爷你怎么忍心啊?”
于徳光叹了口气,“我知道你舍不得他!但让他出去历练一番,未尝不是件好事!将来有所成就上功名册,也算为于家光宗耀祖了!”
宠妾冷哼了一声,“你就想着你们家那点名声,完全不管儿子的死活!他还那么小,你考虑过他的感受吗?他一个人在国外怎么生活?”
于德光气不打一处来!“其他官僚家的儿子哪个不是宝贝疙瘩?还不是争着抢着送去留学!再说他们是出去学习,又不是打仗!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宠妾跪在地上抱着他的腿,“老爷,万万不可啊!我求你别把辉儿送出去吧!老爷,你就让他留在我身边吧…”
于德光愤怒甩了下衣袖,“要是家里有比他小的,这种好事还轮不上他!我为他辛苦谋划,你却如此不识趣!真是气煞我也!”
说完便气冲冲地出了房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