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宝寺,受排挤
刘氏道:“那袁家在县里也算是大户人家,为了找个姑娘冲喜,开出了三百两的彩礼。”
“三百两!”
何老太激动的站了起来。
何老三虽然在明州当差,但毕竟只是个差役,收入微薄,一年拿回家的补贴不过十五两银子。
这可是二十年的补贴家用啊!
“这事我应了。”利字当头,何老太眼睛都不眨一下,立刻答应。
刘氏得逞,也欢喜的说道:“那可要尽快,袁员外的病等不了,你们既然愿意,明日我就给你们牵线,你们明日上县城谈妥,定金一百两和契约都给办好,你们赶紧说服穗丫头点头。”
何老太也不管这事有没有困难,立马应承。
刘氏欢天喜地的走了,她这一招不但能除了何青穗,还能拿一笔媒人银子。
最重要的是,袁家答应,只要人顺利接进门,今后袁家以及族亲家里的海鲜,全部都从刘华山那里拿货。
真是一箭三雕啊!
第二日。
为了敲定事情,何老太亲自出门,带着何松河,随着刘氏一起坐着牛伯的车上县城。
路上,一小媳妇好事,故意问道:“何奶奶怎么坐牛车啊?你家穗丫头今天也上县城,我今早看她驾着驴车去了,你们是一家人,你们怎么不一起走?”
何青穗也上县城了?
何老太没了面子,肺叶子气得发疼。
就该早点把这丫头卖出去!
否则每次她驾着驴车上县城,他们老何家就要被村里人阴阳怪气一次。
何松河把脸一板,凶神恶煞道:“干你什么事?我们爱坐什么车就坐什么车!管好你自己的嘴!担心我撕了你的臭嘴!”
小媳妇吓得一缩脖子,赶紧往车厢角落里躲。
但嘴里依然不饶人,小声嘀咕道:“我臭嘴?我的嘴哪有吃过翔的人嘴巴臭?你们说是吧?”
车厢里立刻响起一阵“噗噗噗”的憋笑声,气得何老太鼻孔都张大了。
不说老何家坐着慢悠悠的牛车进城,且说何青穗驾着驴车,出发的也早,一大早进了城。
她这次又是去天宝寺的。
钱桂英做的贝壳工艺品虽然经过了波折,但正是因为这份波折,她更要卖出去。
天宝寺一早就被摊主和逛集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何青穗把黑子栓在寺外,照例走进二重门,却发现一路上的摊位摆起了清一色的贝壳工艺品。
不说中间的摊位,就是两边的漆廊里,也有许多人家摆着贝壳工艺品。
除了工艺品,还有许多人卖彩色丝线,摊头的货架上还挂着一串串编织好的祥瑞结。
原来是大家都看到了商机,纷纷效仿何青穗,也去海边捡了贝壳海螺来做工艺品,也搭载了绳结售卖。
这些工艺品良莠不齐,但架不住是新鲜玩意,所以每家摊位都有些小娘子在逗留。
看到何青穗背着包袱进来,大家眼里都露出警惕的神色。
尤其是有几家手工活做的相当不错的,不约而同把摊位一人分开一点儿。
这样每个摊位之间距离更近了,想再加个摊位进去就太挤。
很明显,她们是不想让何青穗把摊子摆在自己身边。
何青穗也看明白了,她转头就去找邹老伯。
手工活本来就不是专利,她能卖,别人也能卖。
她并不介意大家竞争。
何青穗并没有在上次约定的地方找到邹老伯,那儿摆着两个摊子,一个是工艺品摊,一个是彩绳摊,是两个新面孔。
在看到何青穗走近后,卖工艺品的吴老太就像赶苍蝇一样挥手:
“走走走!这里是我的地方!你赶紧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