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野猪上门送死
转天清早,天刚蒙蒙亮,赵氏作为家里火头军的主力,早早进了灶房。
点火,洗米,下锅,添柴……赵氏一个人在灶房里忙碌着,没过多久,崔氏也穿戴整齐的进了灶房。
“娘,上回腌的咸鸭蛋应该也入味了,今天早上煮几个尝尝,行不?”
上次野鸭排着队在陆家鸡窝下蛋后,陆家人都认为,这是七宝出生给家里带来的福气,本以为只这一次好事。
不成想,过了大概十天。
某天早上,赵氏又在鸡窝里捡到了三十五个野鸭蛋。
上次的一筐野鸭蛋还没吃完,这次又得了这么多。
野鸭蛋不是鸡蛋,拿出去卖钱太过扎眼,赵氏和崔氏一合计,拿出三十个做成了咸鸭蛋。
对于灶房里的这些事,崔氏全权交给二儿媳。
她点头同意,也不多问,就提起角落里的猪食桶,朝后院的猪圈走去。
庄户人家日子苦,为了增添一些进项,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养着鸡鸭。
小鸡小鸭便宜,镇上的集市上,一只小鸡仔只要2个铜板。
抓上十几只小鸡仔,成本不过二三十个铜板。
再者鸡鸭好养活,夏天可以喂野菜和菜叶子,冬天可以喂麦麸和谷糠。
只需要勤快一些,小鸡一年就能长大下蛋。
家里有孩子的,可以把鸡蛋给孩子补身体,若是日子困难的,也可以把鸡蛋攒到一起,拿到镇上去卖钱。
就算养大的鸡鸭不下蛋,还能把活鸡活鸭卖给镇上的酒楼。
总之,在众人的眼里,养鸡养鸭是一项付出不多,却能得到回报的事情。
村子里也有人养猪,不过只有零星的几家。
小猪仔贵,一只公猪崽至少一百二十个铜板,能下小猪的母猪仔要二百个铜板。
且,猪吃的多,一年要吃很多谷糠和麦麸,一头猪想要养到二百斤,至少的两年。
何况,养猪容易的猪瘟,一旦不小心染上,便是血本无归。
因此,即使猪肉贵,养猪赚钱,村子里养猪的人家也很少。
陆家就是青山村为数不多养猪的其中一户。
猪圈就挨着后院的菜园,离着鸡窝非常近。
此刻早上,猪圈里一大一小两只猪正哼哧哼哧的等着吃食。
崔氏照常的把猪食倒在木头做成的食槽里,看着两只猪争抢着吃食,笑了笑,拿着木根戳戳那只大猪。
“好好吃,快点长。
等过年时,就把你卖掉。
卖了钱,也好给孩子们做身新衣裳穿。”
崔氏自言自语的说了句,提着桶又往自家菜园走去。
天气回暖,陆家菜园里已经种上了今年的第一茬青菜。
崔氏习惯了每天早上在菜园里巡视一圈,今天也不例外。
她提着桶,正准备绕过猪圈去看看那一片小油菜。
一转弯,就见自家猪圈后面,躺着一个通体长着黑毛的庞然大物。
“啊!”
崔氏吓得大叫一声,手里的猪食桶扔到了地上,她本能的朝后退了几步,待看到那黑色的大家伙一动不动没反应时,她才稍微冷静了一些。
看着那黑色的大家伙,崔氏心里隐约有些猜测。
可自己只听旁人说过野猪是黑的,浑身长着长毛,还有尖尖的獠牙,她也不敢自己上前看,只快步朝前院走去。
陆老头和三个儿子都被叫到了后院,当看到那只大家伙时,陆老头都有些震惊了。
他年轻时在酒楼做工,也见过猎户打到的野猪,可一般能猎到的,多半是受伤的或者未成年的小野猪。
像这只,这么壮硕,这么大的野猪,他也是第一次见。
“老头子,这是野猪吗?”
崔氏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见陆老头点头,她心里又惊又喜。
明天就是孙女的满月,崔氏和陆老头商量,家里就不大操大办了。
只等孙女一岁以后,带着孩子去庙里多捐些香火钱,也是想给小孙女积攒些福气。
崔氏的这个意见,陆老二夫妻俩也非常同意。
只是家里添丁进口,关系好的几家乡邻们都送来了贺礼。
陆家若是一桌酒席都不摆,也不合适。
昨晚崔氏就和陆老头商量,明天让陆老大和陆老三去镇上一趟,买十斤猪肉,再买两坛酒。
自家就准备两桌饭菜,招待一下关系好的几家相邻,表示下心意就好了。
昨晚才说到要买猪肉,今天早上自家院子里就出现了大野猪。
陆老头看着野猪一动不动的,随手抄起墙根的一根木棍。
“我去看看,你们在这等着。”
“爹,你别去,我去看看。”
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