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文家文博宇见状,眉头微蹙,只觉这人面生,并不在自己的邀请之列,便开口道:“这位朋友,文某眼拙,不识阁下身份,此处乃登台咏诗之地,不知阁下是否有锦绣文章一展横才?”
这布衣男子闻言,有些木讷,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就在这尴尬之际,席中一位潇洒男子缓缓起身,正是那江北八友之一的李贺。
“文公子莫怪,此人是我朋友,名唤杜少陵,虽乃寒士,却有大才。我与之一见如故结为挚友,便邀其同赴这清风明月筵了。”李贺转身,对着场中的杜少陵笑道:“杜兄,切莫妄自菲薄,今夜你未展才华,我心中遗憾,还望赋诗一首,了我心愿!”
文博宇见李贺出面抬高,自是会给面子,他也很是好奇,这位寒门书生杜少陵,是不是如李贺口中所说的才华横溢。
杜少陵听得李贺之言,本就微醺的他面色愈发潮红,但如今自己已成场中焦点,也不再扭捏:“诸位前辈见笑了,小生杜少陵,方才听这十面埋伏曲,心中悲恸,不觉间便行至此处,望一抒胸臆。”
这杜少陵并无修炼元力,然身畔悲意弥漫,好似与道相契,显得颇为奇特。他放下酒杯,双臂微举,声音缓慢,不卑不亢。一诗毕后,场中肃静。众人原本那慷慨激昂之情犹遇寒冰,跌至谷底,古月明眼中悲意弥漫,连饮三杯陈酿。随后这大多数人都不由细细品味这风格迥异但无疑是今晚最为亮眼的诗作。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安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天荒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蓟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