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萧瑾瑜
农家小院里,夕阳西下,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院子不大,却种满了各种蔬菜和花草,绿意盎然。一条小径从院门蜿蜒至屋前,两旁是茂盛的豆角和黄瓜藤,架子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
一个中年男人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嘴里叼着一支旱烟,悠闲地享受着闲暇时光。他眯着眼睛,看着孩子在院子里舞刀弄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烟雾在他的头顶袅袅上升,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孩子穿着一件旧旧的汗衫,手里挥舞着一把木剑,脚踩着轻盈的步伐,模仿着小说里的侠客。他的眼神专注,每一次挥剑都仿佛要斩断一切烦恼。汗水湿透了他的头发,但他却毫不在意,一门心思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个妇人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刚煮好的绿豆汤。她看着爸爸悠闲的样子,忍不住抱怨起来:“你这懒家伙,就知道抽烟,也不帮忙干点活。”爸爸嘿嘿一笑,灭了旱烟,接过妈妈手中的绿豆汤,讨好地说:“这不是有你在嘛,老婆大人辛苦了。”
妇人瞪了中年男人一眼,但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她把绿豆汤放在石桌上,然后坐在男人旁边,一起看着孩子舞刀弄枪。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可惜啊,瑾瑜学堂也不好好上,整天逃课,学堂的先生都来找我说了好几次了。”妇人叹了口气。
“呵呵,小孩子嘛,玩心大一点也正常。”
男人笑了笑,开口道。
男孩听闻父母谈话飞快的跑了过来,“爹,娘,今天我去刘大叔的茶楼听那个老黄头讲仙武大帝的故事去了,我长大以后也要成为仙武大帝那样的人。”
“不愧是我儿子,跟我小时候梦想一样!”男人赞叹道。随后父子俩相视一笑,妇女看着这父子俩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过嘛,学还是要好好上的,要不然一会拿到武功秘籍,连看都看不懂,那不成笑话了吗?”男人趁机引导瑾瑜。
瑾瑜挠了挠头,“爹,学堂先生讲的太无聊了,我一听见他声音就想睡觉,还是老黄头讲的有意思,要不然请老黄头去学堂教书吧。”
“哈哈哈。”男人听闻此话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学堂之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老的桌椅上。一位教书先生站在讲台前,身着长袍,手持戒尺,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古籍中的智慧。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能将知识直接注入学生的心田。
然而,在这庄重的学堂之中,有两个学生却显得心不在焉。他们坐在后排,悄无声息地交换着眼色。一个瘦高的学生,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轻轻地用手指在桌面上画着逃课的计划。另一个学生则紧张地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最佳的逃跑时机。
“喂,准备好了吗?”瘦高学生低声问道。
“嗯,我已经观察好了,学堂后门没有人看守,我们可以从那里溜走。”另一个学生回答道。
“好,那我们就约定三息之后,一起行动。”瘦高学生说着,向另一学生使了个眼色。
两人紧张地等待着,心脏砰砰直跳。在这关键的时刻,他们不禁担心起先生的戒尺来。然而,对自由的渴望战胜了恐惧,他们坚定地迈出了逃课的第一步。
就在这时,先生突然停下了讲述,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学堂。那两个学生心头一紧,连忙装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然而,他们的眼神中却难掩紧张与恐慌。
先生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他放下戒尺,缓步走向那两个学生。面对先生的逼近,两人愈发紧张,但他们仍然强装镇定,试图掩饰自己的心虚。
“你们两个,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啊。”先生终于走到他们面前,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们。
“先生,我们只是在讨论书中的疑惑。”瘦高学生连忙解释道。
“哦?是吗?”先生目光如炬,似乎要将他们看穿。“那我问你,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是什么?”
“emmm,这个……,是,有朋自远方来,来……”瘦高男生面对先生的发问,脸蹭一下红了起来,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萧瑾瑜,你来说。”先生指向另一个男孩。
萧瑾瑜站了起来,大声朗读道:“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鞭数十,驱之别院……”
啪!的一声,先生直接拿戒尺打在萧瑾瑜头上。“胡说八道,我有这样教过你吗?你们俩个给我出去罚站!”
萧瑾瑜摸着脑袋,朝先生吐了个舌头,然后灰溜溜的跑出去。另一个瘦高男生也跟随着站到了外面。
先生见两个都在外面站的老老实实,平复一下心情,便又继续他的滔滔不绝。
“喂,终于出来了,我们赶快走吧。”萧瑾瑜一脸兴奋之色,
“不太好吧,我们都被罚站了,在逃课,那岂不是罪加一等?回家我爹不把我屁股打成两瓣。”另一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