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往昔(一)
天气渐渐转凉,北黎的冬天就要来了。
“殿下,小心着凉。”楚瑾帮站在檐下的楚怀瑜披上披风。
“阿瑾,冬天就要来了,你最喜欢冬天了。”楚怀瑜开口。
“以前喜欢。”楚瑾淡淡应声。
楚怀瑜诧异的转头看她,楚瑾笑了笑没再答话。
她以前喜欢冬天,是因为每当皇城里下了厚厚的一层雪时,楚怀瑜都会从宫里偷跑出来,带她去玩,那是楚瑾记忆里最快乐的童年。
她自幼养在沈府,那几年正值护国将军沈长林回京养病,景安帝看他常年在外带兵打仗,知道在京城无所事事他就会急着赶回边疆,而沈贵妃又想念兄长,为了留沈将军在京中,景安帝让沈将军暂代守城军将领一职,负责京畿重地安全。
而他在家静养的那段时日,发现了好苗子楚瑾。
那日沈长林午睡期间,听到身旁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不动声色的睁开眼睛,发现一个扎着俩啾啾,穿着一袭粉色襦裙,还没有他剑高的小丫头,正费力的拿着沈将军那把遇神杀神、遇鬼杀鬼的宝剑比划。
“好囡囡!”沈长林眼前一亮,轻声询问:“你是哪里来的小姑娘?”
“咦?你醒啦。”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开口:“沃不是哪里来的小姑凉,沃就斯沈家的小姑凉,沃斯阿瑾。”
阿瑾?沈长林疑惑,随即恍然。原来是楚瑾啊,没想到小丫头这么大了。
楚瑾是他三年前回京途中捡来的,他当年回京述职,楚瑾就被丢在城门口,小小的一个粉红色襁褓,沈长林凑近看,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来人,突然朝沈长林咧嘴笑,他一个糙老爷们,哪经得住这般,于是在楚瑾不小心打了个喷嚏以后,赶紧轻手轻脚的抱着孩子就进宫了。
景安帝还以为他出去一趟突然转了性子,也同话本子里唱的那样,在战场上英雄救美,抱得温香软玉还了。
“这是将军的女儿?”景安帝八卦的问。
“不是!”一生要强的沈将军当即脖子一梗,赶紧否认:“这是,这是臣在城门口捡的,那天气寒凉,她一个小婴儿,可不得冻坏,臣,臣就抱回来了。”
他怀里的小丫头四下看看,突然哇的一声就哭了,沈长林当即手忙脚乱,景安帝看着他局促着急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小嫩芽怕是饿了,将她抱去给贵妃照看。”
沈长林赶紧谢恩。
于是那天楚瑾食量太大,将小皇子的奶都一并吃完了,砸吧着嘴睡得安稳,可怜的楚怀瑜抱着奶壶哭了半宿。贵妃看着这个奶娃娃实在可爱,而且她的怀瑜只是年长一岁,就想着留在宫里一同抚养,但看她兄长一脸不肯割爱的表情,还是还了回去,景安帝看贵妃实在喜欢,就给楚瑾赐了皇姓,可以让她自由出入宫内。
至于名字,是当年一岁多的楚怀瑜取的,他胖乎乎的手指指自己,又指指睡着的小妹妹,嘴里咿咿呀呀:“瑾,沃瑜。”
沈贵妃当场怔住,她知道儿子说的是她前几天刚教给他的,关于他的名字的来历:“怀瑜,怀瑾握瑜。”但她只当小孩子都是这般聪颖记性好的,没放在心上。
于是,捡来的小丫头有了自己的名字--楚瑾。
后来楚瑾一直在宫中,三岁时才被老太傅接回,理由是她该开蒙了,总不能没规没矩像个野丫头似的在宫里长大,无人管教。
可是她不喜欢念书,顽劣至极,气的白发苍苍的太傅吹胡子瞪眼。
这不,又让她抓住空隙跑到了沈长林这里。
“阿瑾,你喜欢这把剑?”沈长林试探的开口。
“稀饭!”小丫头重重点头。
“阿瑾~阿瑾!”门外又传来老太傅的声音,他已经找了一圈了,这不省心的小丫头。
小丫头听见声音,赶紧撅着屁股往桌子底下钻,嘴里急急忙忙道:“爷爷又来抓阿瑾了,不稀饭读书,快藏起来。”说完就把头藏到桌子下面,屁股还露在桌布外面,沈长林看着她掩耳盗铃的样子,不由笑喷。
此时太傅刚好推门而入,看到那一半藏进桌子里面的粉色团子,又好气又好笑。
他装作没看到的样子,一边在嘴里说着“阿瑾呢?不在这儿呀。”一边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将团子从桌底揪了起来,楚瑾一脸苦瓜样,“哇”一声就哭了,抽噎着说:“爷爷坏人,沃不要念书呜呜呜呜呜。”
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欲绝,老太傅见惯了她光打雷不下雨的哭,不为所动,夹着楚瑾就要走:“小丫头,不念书怎么行?你要干什么?”
小丫头哭哭唧唧还不忘搭话:“沃要和怀瑜锅锅玩呜呜呜呜呜呜。”
“你怀瑜哥哥也要念书,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玩。”
小丫头一听,顿时想到一个黑着脸的、手里拿着戒鞭的夫子形象,想到怀瑜哥哥会被坏夫子打手板,不由悲从中来,真情实意的哭了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吵得太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