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地人三才居中为吉
我们都知道,先民他是没有文字的,怎么会突然间出现一个中呢,中就是太极,那太极怎么跟中有关系?
你看这个太极,用现在的观念把它解构,就把它的结构把它解开来,它有很多种变化,你把它写成方块字,它就是一个中字
那换句话说呢,中不是个固定的一个目标,而是他有弹性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都叫中,真正了解的人都知道,中,他的意思就是合理,合理不是个固定的一个标准
因为人他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条件,而且他所面对的环境也都不太一样,你怎么可以要求一个固定的目标,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可以
所以我们现在受了数学的影响,我们受了工业的影响,我们要求规格化,样样要一样,你看我们的教育也把人教成一模一样,这都是不合理的
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是要做不同的人,不是做同样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所讲的合理,其实应该是什么,人家中华文化的特质就出来了,叫做大同小异,不可求其一统,没有办法一致,你非见不可
对于我们有河洛观念的人来讲,对于我们读了《易经》的人,我们就很清楚,为什么宗教要自由,就是因为它都一样的,你说都一样可能不能接受,那你说大同小异了,那就好了嘛
中国人的观念: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其实都大同小异
你去问问那些人说哎,这个教是做什么的,哎呀劝人为善嘛,教人做好事嘛,他们都是这个观念
所以身为中国人一定要记住,你能够用《易经》来解释所有的东西,你就是标准的中国人,现在不是,看了佛教以后,用佛教道德来要解释《易经》,基督教以后就用基督教的意思来解释《易经》,那好像是本末颠倒,不是很合适
中国就是一切讲究合理的国家,就叫中国
我们不像西方动不动就法制法治,但现在到处都在讲法治,我们是礼治,我们是德治,那个境界是比法制高得多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讲清楚,德治跟理制是以法制做基础的
所以西方人他只发展到法制的层次,我们老早已经超越了,我们进入了德治理治,这样一切你就明白了,中国人非常守法,不守法就不是中国人
但是我们那个法不是死的,我们是活的,难就难在这里
所以什么叫做中国人,其实一句话就讲完了,随时随地都能够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的人,才有资格叫中国人,这样各位才知道什么叫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求合理就叫中庸之道
你看孔子自己讲了,说我不是说我什么都懂,我不可能,只不过人家问我,我就反问他,然后把两种意见不是折中,而是把他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那一点大概就是合理点,那你把合理点说出来,大家就很容易接受,就这么简单
洛书的9个数,不管从纵的横的斜的相加都是15,其实15就是5,为什么?因为15减掉10,它就剩下一个5嘛
5如果是阳性的5,那个10就是两个5嘛,它是隐性的5嘛
我们很聪明,用5来代表5跟10,甚至还可以推广到15、20、25、30,因为他通通是5的倍数
讲到这里,我们一定要很清楚,西方的数学是越走越死,你看他1+1一定等于2,而且一就是一,二就是2
可是自然的数他是活的,为什么因为他会变嘛你怎么可能固定
《易经》告诉我们一而二二而一,像这种观念西方人就比较难理解,他不太了解什么叫一而二二而一,他不太了解
所以西方老有一元论多元论的争,争了2,000多年没有结论,因为他不符合自然的现象,自然的现象,你看它一朵云,很快它又变成两朵,两朵它又合为一,它永远在变
你看阴阳就好了,拉的长的,他就断掉了,那阳就变阴了,两个一靠近呢,那阴又变阳了,这都是各位随时可以看到的
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的,人是活的,地球是活的,一切一切都是活的,你不要把它变成死的,所以中国人很喜欢讲差不多,这是很高的智慧
可是现在都被毁掉了,现在一听到差不多,就觉得你这个人怎么去讲,其实整部《易经》就告诉我们四个字而已:”大致如此”
因为人的本事了不起,就能讲大致如此,你还能怎么样,你能够把千真万确的说出来吗,不可能,语言文字本身就是障碍,的认知能力很有限
表达更好,你口才怎么好,你都是言不由衷的,大致如此,差不多
各位一定要花时间慢慢去领悟,否则你要对《易经》有很深入的了解很难
我们怎么差不多,怎么大致如此呢,我们就把宇宙万象分成64个卦,他们叫做情境
我们把这64种情境,每种情境再分成六个段落,六个段落又分成三个阶段,最上面那两个爻就叫天道,最下面那两个爻就叫地道,当中这两个爻我们把它叫做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