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极由伏羲一画开天
如果伏羲是想到这里,他就很满意的,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为什么?因为这就变成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
有阴有阳,那是一个还两个,那明明是两个啦,那两个就分了嘛,所以伏羲氏他就认为呀,一还是一,只是一,有时候还是一,有时候会变二
就是一根木头,你不去动它,它就一根木头,你把它切断了,它就变成两小段
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阴跟阳它不是可以分开的,它是有高度的配合性,后来慢慢他就想到啊,我终于明白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他怎么会明白呢?因为他发现了,把那个树枝一折断就变阴了,那因为把它接起来又变阳了
我想现在小孩子,你如果给他一根竹子也好,木头也好,他很可能被害人把弄断了,弄断他就哭啊,怎么办我们用胶水把他接起来,这些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是很常见的现象,可是在当时呢
伏羲氏是发挥了他高度的想象力,你会发现这个一画也叫太极也叫阳,所以我们汉字啊在不同的场合,它有不同的读法,它有不同的意义,就从这里来
你说这一画算什么,这一画算太极啊
可是到了这边呢,只要阴出现的时候,它就代表阳
同样一画在不同的位置,他不同的含义,这个汉字里面是用的很多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二,这个二跟后来那个可恶可恶的那个 ,恶,是很接近的,二就是有二,就是很可恶,这种观念都是从《易经》来的
一,你就觉得很愉快为,什么因为大家合在一起,同时呢他的力道很强,我们今天说同心协力,才有这种一的感觉
二就开始分了,所以他说如果阳是阳,阴是阴,对吗?,那阳上来他可能往那个方向去呢,他阴上来可能往哪个方向走啊,两个不配合,两个不协调,彼此不调和
这个宇宙会那么有秩序吗,你看我们又得到一个观念,就说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它是条条有理,它是非常有规律非常有秩序的,就是乱中有序
你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乱,但是他都有细,乱中有细
人再大也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还是一个太极,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
可是他会变化的,它里面有阴阳,因为中国人同一个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非常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时候很沮丧,随时都可以看得到人有情绪的变化
同一个人,他里面有不同的情绪啊,哎有时候他感觉到世界真是光明啊,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都是坏人,怎么我那么倒霉呢
同一个人,同一个太极人,他分阴分阳,坏人是不是一定,坏人不一定,坏人偶尔会做好事,好人是不是一定不会做坏事,也不一定
经常好人他做了很多坏事,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我想这种观念呢,那影响中国人实在是太大了
因为西方人他比较认为啊,阴就是阴,阳就是阳,这是两码事
你问西方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保证呢,答案是说两个东西很简单,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可是中国人会告诉你它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它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所以如果讲一,他就是太极,如果讲二,他就是阳跟阴,那这种观念呢?我相信我们是很容易接受的
宇宙之间以人为本,这是我们非要感谢伏羲氏不可,因为如果不是他这样的话,我们很可能走向西方的路,叫做什么,宗教途径
你看西方人,他离不开宗教
现在有很多人是很羡慕,他们说哎呀,你们有宗教啊,我们没有信仰啊,其实这句话是不正确的,西方人的信仰直到宗教为止,我们的信仰呢,我们比宗教还高一点叫做道
老子说道法自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去效法自然,那不是这样子
因为道本来就是自然,所以道法自然,这个法在这里应该解释等于,道就等于自然
可是当中国人讲等于的时候,我们还有不等于的意思,我想这一点呢,是最神奇的,我们中国人慢慢要去了解自己,因为它除了自然之外
它还有一点别的东西在里面,我们用伦理两个字来解释它,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把它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所以伦理从哪里来,从自然来,自然那么有持续
是谁在管呢?如果呼吸是当年说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宗教了,他说没有,这是阴阳的互动,他是自然的孕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没有
我们现在从物理学上大概可以了解到,《易经》其事是比较接近真理的,就说它有两种不同的力啊,这样子交互的去作用,那很自然就产生万物,而且它会不断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