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文王重卦寓藏教化之道
有一段历史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商朝,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朝代,但是传传传,传到商纣王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的品性很差暴虐无道,做出很多老百姓非常不喜欢的事情
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呢,反而比较欢迎周西伯,也就是周文王,为什么他叫周西伯呢,因为他是商朝封在西边的一个诸侯,周西伯很得民心,商纣王对他有点害怕,所以就假借一些理由,把他抓起来,关在羑里
周西伯被关的时候,他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说我有这么宝贵的人生经验,这是我长时间累积,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如果把它丢掉了,实在是太可惜
我不如啊利用这段时间,我把它整理出来,将来啊也许对世界人有一些贡献
第二个想法就是说纣王这个人,他是说杀就杀的人,他不会练到什么以前的情面,他不会,尤其这是利害关系,因此他就知道他是命在旦夕
商纣王叫人把周西伯的儿子剁成肉酱,做成肉包给他吃的时候,实际上他也知道,这就是自己儿子的肉所包成的东西,但是他还是吃了
他不是很残忍,他不是那么忍心去吃他儿子的肉,而是他为了顾全大局,我要保住这条命,我没有办法现在就跟他对抗,我现在发作出来,正好上他的当,所以呢我就忍气吞声,我非要把我的理想完成不可
因此他就在牢里头开始写易经,替易经写一些经文
所以后代有很多人,一被关到牢里面去,就开始要写书
就是跟周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学习的周西伯,他把他人生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透过64卦卦爻,卦有六个爻,而每个爻他都给他一些词句来说明,就成为今天的易经
因为在伏羲当年,他是没有文字的,那时候只有简单的符号,可以说是无字天数,真正成为易经是周文王,也就是周锡伯,他在牢里头很费苦心,一个字一个字斟酌
一方面他是受到纣王的压制,很难能够畅所欲言,有一点躲躲藏藏,有一点难言之隐,有一点说不出来的苦衷
但是他也替我们创造了一个叫做留白姓,我在字里行间,我留了很多可以拐弯抹角的空间
你看他写完以后,我相信很多人想改他,因为你只要能够改动他一个字,你就成名了嘛,但是怎么样也改不了
就算里面有很多这样解释那样解释,搞不清楚的,大家都非常尊重,周文王
所以他的经文大部分都传下来,他每个卦给他一个卦名,然后给他一个卦辞来解释这个卦名,每个卦有六个爻,他每个爻都很费心的把他注解,给他一些爻辞
六十四卦下来,居然完整无缝,环环相扣,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真是非常的难得,
后来周朝推翻了商朝,周武王他就讲出一句话他说,人为万物之灵,他讲这句话,其实是有很重很重的使命感,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亲,也就是周文王,把易经写完下来,主要是为了教化,但是在当时明智未开
而且商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时代,你要一下子破除迷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呢他先把这个易经的宗旨写出来讲出来,所以一直传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有这句话,叫做人为万物之灵,只是很多人搞不清楚,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搞不清楚
就是人他本来是动物的一种,但是既然身为人,你就要觉悟啊,我要拉开跟动物的距离,因为什么,因为易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之间唯一能够帮忙天地,来改造这个世界的一种动物,这是我们的责任
文王这部古今,他是为了教化用的,但是在商朝这个时代,迷信那么浓厚的时候,所以周文王才会用卜筮的词句,用卜筮的形式来写卜筮,有吉凶悔应无咎,这些话,替易经披上一件神秘的外衣,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实也在讲这件事情,他说啊老百姓呢,你要他能够完全听懂道理,恐怕有点困难
曾仕强曾老想在当时,孔子会有教无类,会那么用心的到处去朴思教化,他就是看到老百姓呢,多半知识不普及,智慧未开,你要他听懂道理,相当困难
因此呢他采用其他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方法是我们非常普遍,而且一直用到现在的,叫做祭祀拜祖宗,而且历代的皇帝没有一个不祭祀,没有一个不拜祖宗
孔子他说祭如神在,你要么不祭,你可以不祭啊,我们尊重你啊
你如果要祭的话,你心中就有神的存在,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视的那个敬字敬
我常常感觉到,我们现在要来了解中华文化,要来了解易经
这个经字非常重要,啊一看中文化这个落伍了,这该丢掉了啦,那你永远也学不会
一看易经说这有什么用,那么旧的东西,那你永远学不会
我们要恭敬
为什么?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智慧,其实全世界的人都很重视,大家对孔子那都是非常恭敬的
你到韩国去看看,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