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合约谈判,中介看房
下午3点,三人在茶楼正式碰面。
沉曦和李经聊了一会儿对音乐和行业的看法,然后就回归了正题。
李经首先开口,企图抢占上风。“我和赵老师是朋友,他把你介绍给我,我想知道如果我离开现在的公司,我能得到什么?”
黎璃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股权分红文件,递给李经。
上面约定大老板全额出资,享有全部股权,占有35%的分红权利,而剩余的劳动比例为65%。
新经纪人负责对接电视台、活动安排、演唱会和商务。
姜绾绾负责接洽电影和唱片制作,两人各有分工。
劳动比例方面的话,公司就相当于3人各占比例20%、20%和25%。
因为沉曦两边都要负责,所以他的劳动分红占比25%,绾绾和李经都为20%。
资金方面的话不用担心,公司预计投资2000万,已经全部到位。
经纪人可以签约其他艺人,无论经纪人和艺人的分成比例是多少,经纪人拿到的比例需按照1:1的比例和公司分账,再分给各个股东。
当然公司内部的资源,也会尽可能给内部员工。
比如不合适沉曦,到其他人可以的代言,电影推荐,电视剧推荐等等。
李经仔细看完分红比例,兴趣不大。因为这个比例和他现在公司差不多,并且新公司还没有现在的公司大。
“说实话这份合约,对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李经笑着说。
“沉曦第一张唱片目前的销量,两个月已破百万。今年他的电视剧在湾省播出,到目前为止仍是湾省的年度第一。我相信他有足够的潜力成为巨星,我也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他走上巅峰。到那个时候你能获得的附加价值才是最大的,我们的合约从没有限制你只签他一个人对吗?并且我们也不是单纯的经纪公司,而是影视公司,未来我们也会投拍电视剧、电影和综艺!”
对于李经的犹豫,姜绾绾毫不担心,她相信他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行吧,那就赌一把。”李经坐在位置上思考良久,最后还是同意了,签下了经纪合约。
姜绾绾为此也和沉曦在谢琪的帮助下,重新拟订了经纪合约。
不过这两份合约,都是从1990年1月1日开始生效。
目前才9月底,两个经纪人都有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收尾。
在此之前沉曦的所有工作,还是由绾绾和他自己负责。
三人谈完工作,就分开了,第二天两人又一起到丽锦唱片和赵老师汇合。
绾绾和沉曦跟着赵老师上到顶楼,敲开办公室,见到了坐在老板椅后面的郑钟涵。
他是丽锦唱片江市的总负责人,还管理着两家分公司。
一般来说仅仅签一个新人,他是没必要出现的。
但如果这位新人是带着比肩最顶级歌手的销量签约,则又有所不同。
姜绾绾和沉曦仔细观察他的时候,他也在认真看着两人。
“我介绍一下,这是郑钟涵郑总,这是沉曦和他的经纪人之一姜绾绾。”赵建林看气氛沉寂,于是主动缓和气氛。
“你好。”沉曦和姜绾绾都陆续,不卑不亢的和郑钟涵打招呼。
接下来的时间姜绾绾和沉曦两人眼观鼻、鼻观心,耐心听赵建林和郑钟涵PK。
他们两个人争论了半小时,总算有了结果。
郑钟涵不同意姜绾绾的条件,尽管沉曦证明了国语专辑销量确实顶级,但公司还需要他证明自己在粤语专辑方面的实力。
“郑总,我相信我们的条件并不过分。我手上有一张罗优老师已经制作好的粤语唱片,我们可以用它试水。但是如果证明了沉曦的实力,公司能帮沉曦组建更好的团队,帮他在今年争取到他应得的奖项吗?”姜绾绾努力帮沉曦争取利益道。
“可以,作为最大的唱片公司,我们一向不介意优秀的歌手争取利益。不怕你们要,就怕你们不敢要。”郑钟涵霸气的说。
“好的,一言为定,那我们就用第一张粤语唱片来试水。”
几个人谈好,姜绾绾和丽锦公司签了和之前一样的自费发唱片合约。
和湾省不同的是江市的唱片工业更为发达,唱片分成比例同样的情况下,单张拿到的钱却是相差不小。
如果是湾省一张专辑100,按5:5计算,CD歌手加经纪人最多拿到26元。磁带便宜,最多分到6元。
但如果在江市,假设一张100,按5:5计算,CD则是最多分到30元。相反因为磁带便宜,最多只能分到8元。
并且通常国语专辑里CD的占比都比粤语专辑小很多,这也和这个时代的经济分配有关。
有的公司计算销量是计算CD销量,而有的公司为了数字好看,计算的是CD加磁带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