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自给自足
军区。
杨家大院。
姚思文挂掉电话,走到门口喊了一声,“小周,小周?”
“阿婆,周改跟老将军出去了,您有什么事直接吩咐我就行。”金满跑了出来。
姚思文愣了愣,“瞧我这脑子,小金呀,麻烦你去小作坊跑一趟,把小汪叫来,就说我有事找她。”
金满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然后解下围裙搭在游廊上,“我马上去。”
五分钟后。
金满把汪大婶带到了堂屋,到厨房给两人沏了壶茶送过去,然后才退了下去。
汪大婶擦擦额头的汗,“婶子,您叫我有什么事?”
“是江离,她让我帮忙问问,咱们这有织好的丝绸吗?”
姚思文解释道,“她那接了几个外国人的单子,说要做什么头巾和丝巾,还要刺绣。”
汪大婶惊讶过后,脸上只余兴奋,“外国人也喜欢咱们的东西呢?”
“是啊,谁说不是呢。”姚思文乐呵呵的,“最近报纸上不是说了吗?要创外汇。”
“是是是。”汪大婶放松下来,“绸子有,但只有几种颜色,纯色最多,染色这块,大家学的还不是很熟练。”
“这样啊......”
姚思文沉吟一声,“我先给江离回个电话,看看她怎么说。”
“哎,好。”汪大婶应了一声,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
绣园。
杨江离挂断电话,叫上小陈去了军区。
实地考察过后,杨江离对几款丝绸还是很满意的。
纯色、金黄、绛紫、大红、红青、烟色,足足六种颜色,每种颜色最少也有五匹。
看到这些,杨江离忍不住对汪大婶等人竖起大拇指,“婶婶,你们太厉害了,才两个月就弄出这么多匹布啊!”
面对她的夸奖,汪大婶不好意思的甩了甩手绢,“哪有哪有,都是老师教的好,抢......咳,买来的机器也好使。”
杨江离挑了挑眉,抢?
注意到汪大婶闪烁的眼眸,她想了想,决定当做没看到。
“这六种颜色每种给我先来五匹布的吧。”
一匹布能做大头巾六十六条,六千条差不多要一百匹,丝巾小一点,四千条大概只要二十匹。
三十匹布,按照王大花等人的效率,估计只够用一个月的。
“婶婶,你们一个月能生产多少匹?”
汪大婶想了想,“前段时间边学边织,所以速度才慢了点,现在大家都慢慢上手了,又有三台新机器,一个月怎么也得......”
她掰了掰手指头,“一百来匹吧。”
听到这个数字,杨江离笑了。
“那可太好了,您可一定给我留着,我全要了。”
汪大婶笑得见眉不见眼的,“没问题。”
“现在您先给我算一下那三十匹布的钱,我今天就要带走。”
“好,我去叫会计来。”
汪大婶说完走了出去。
半小时后,杨江离交了钱,让小陈把丝绸装上了车。
正准备走时,一道急切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
“江离,等等!”
杨江离停了下来,转过身眯起眼睛看着朝她跑过来的人。
“胡主任,您叫我吗?”
胡莲点点头,扫了眼她身后的小吉普,嘴角弯了弯,“有没有时间,我想和你聊聊。”
杨江离点头,让小陈先去歇着,她跟在胡主任身后进了军区。
......
两小时后,杨江离从胡主任的办公室出来,一眼瞧见了等在外面的李时泽。
她脸上的表情柔和下来,“你怎么在这?”
“徐天看到你来了,特地去叫的我,胡主任找你什么事?”
李时泽摘下帽子给杨江离扇了两下,又掏出手绢给她擦了擦汗。
杨江离笑了笑,“没什么大事,就是胡主任看到小作坊的规模越来越大,也见了回头钱,想和我商量一下,改个名字。”
“就这?”李时泽嘴角抽了抽,这点小事也能用两个小时?
杨江离摇头,“胡主任还想让我帮忙再想个赚钱的路子。”
想到胡主任说的话,她的脸色严肃了些,“时泽哥......”
“嗯?”
李时泽转头看了过去,耐心地等着她的下文。
“最近军区里因伤退役的军人多吗?”
李时泽:“......不少。”
“我明白了。”
杨江离抿了抿嘴,心里有了想法。
李时泽没有继续往下问,安静地送她走到军区大门。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