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调整
林白看着屯子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也是犯了难。现在不允许私人买卖,这东西怎么办。喂牲口是可以问题牲口也不能买卖。自己不能顿顿吃吧。
于是他开始没日没夜的榨油。残渣喂猪。这猪也开始越来越肥。不过现在都不是引进的猪种。本地猪种也就三百斤的样子。一年也就出栏六百斤太少了。他想找找关系给猪配种。打听到秦家屯有个大队有专业人员。
于是他就回四合院找到贾家,拎了二瓶大豆油,一条烟敲了敲门。“张姨,贾哥,我是林白。”
“小林啊,来来来快进来。怎么还拿东西来那。”贾东旭是第一次接触。不过之前看剧说他抠门,还是带点东西吧。再说他大方他妈不会的。
“贾哥,那我就开门见山了。家里养两只母猪,不知道为什么一胎就二个猪仔子。那不是挣不到公分,还被人笑话吗。一打听秦家屯有个人叫秦怀来,是搞那个母猪养殖专业的。不知道嫂子那边联系的上吗?能帮个忙吗。”林白知道这事还是直说的好。
贾东旭看着秦淮茹点点头。秦淮茹才敢开口“那是我表哥,一句话的事。”
“是吗。那太好了,贾哥你放心如果配上了。不管是几个。我再份礼送来。翻倍。”看到贾东旭对着秦淮茹 挤眉弄眼的暗示。他赶紧自己把话说出来吧。
“哎呦,那怎么好意思哪。那你哪天有空。直接带淮茹去就行了。”贾东旭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礼拜天好吗,我正好可以厂里借车。”
“行那就礼拜天”
礼拜天一早秦淮茹和林白就开着车到了秦家屯。果然和秦淮茹说的一样。很熟而且技术熟练很快两头母猪都配好了种。林白塞了二十块钱给他。说以后有需要还找他帮忙。
林白开着车把秦淮茹送到胡同口。然后再把车开到僻静处,收了二头母猪放进猪圈里。都弄好才把车还回车队。心想着等屯子里八个小猪仔,长大了再去找他帮个忙。
油只能在鸽子市里买,量还不能大。大了容易出问题。现在每个礼拜只出十斤的大豆油。对于七八千斤的纯量来说太少了。好处也有很太平,鸽子市的人基本都认识他了。
傻柱在怒打经理后辞职。师兄弟们力保才安全进了轧钢厂。许大茂也开始进厂在放映办公室做学徒了。贾旭东则认认真真的学技术。林白则一如既往的上班,只是调整了屯子里的生产结构。以玉米为主,小麦大豆花生为辅。一共八十五亩地,种了七十亩玉米,十亩小麦,大豆花生一共五亩地。
贾旭东认真学习引来了不少人的嘲笑。没想到的是他们笑的对。因此出台了新的工资结构调整。八级工制度!
经过调整入厂三年上调一级。林白就这样很幸运的由四级驾驶员升到了二级驾驶员。固定工资68块钱,四合院里都羡慕坏了。何雨柱自己考过了八级厨师。工资37.5块。
只有贾旭东郁闷他确实是考上了二级工。可是不考的话他也是二级工了。反正四级之前不考也能升。很多人躺平了。其实贾旭东现在41的工资也够花了。因为阎埠贵也是这个工资。
林白现在已经躺平了,首先一级驾驶员轮不到他。他技术也没那么好。其次现在票证时代他不需要。院子里也羡慕他出车多多少少有点东西带回来。而且家里方便许多,他冬储煤和白菜,自己一脚油门就到家了。
红梅也是被羡慕的对象。别人家女的当家。买菜做饭带孩子。她除了孩子要带其他不用管。还有她妈和雨水帮忙。连买菜都是小林带回来。而且人家会弄,不要票的猪骨,猪下水。他买回来都弄的很好吃。傻柱现在天天在他那里吃饭。两家人像一家人一样。
今天去屯里网了两条鱼,杀好带回家。到院门口阎埠贵就说了“哎哟,这么大两条鱼,你这是哪来的呀?”
“出车顺路帮忙别人给的。怎么的三大爷晚上来整两口啊?”
“那感情好啊”
两条草鱼大的估计有七八斤,小的大概也有三斤。切成段葱姜蒜料酒腌制十五分钟。起锅烧油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倒入红烧酱油盐白糖。装盆上桌,打了十个鸡蛋打匀,炒个尖椒炒蛋。
悄悄的拉过何雨水“那个饭盒帮你哥先打好饭菜。等下三大爷过来喝酒。带几个馒头回去。”
何雨水点点头,去拿了两个饭盒,开始装菜。
阎埠贵掐着饭点过来,晃了晃手里的酒。“中秋买的二锅头,就喝过两回。还有一大半。”
林白知道他节省也不跟他计较“坐吧三大爷。您的酒能喝到都算是运气咯。来您尝尝这鱼。”
阎埠贵真的是很久没吃荤的了。住对门愣是半个月没见他买过菜。一摞白菜堆门口,每天晚上扒拉几片叶子,切一切炒一炒好了。
“小林,绝了这菜啊香。这鸡蛋也香。三大爷托你福来喝酒。”
“呵呵,您抬举我了。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