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火锅底料
肥皂厂在淀粉肠诞生后顺利转型成了淀粉肠厂。
第一个车间用来剁肉泥,第二个车间用来研磨五香粉的其中两味调料,第三个车间用来研磨五香粉的其中三味调料。
至于为什么要分两个车间来配制五香粉,按段长贵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再给小人得了机会把配方偷走。
第四个车间用来调和淀粉液。
第五个车间负责配制最后的肉泥,第六个车间用来灌肠和蒸煮。
第七个车间则暂时用作原材料的仓库之类。
这次段长贵只招了六个大树村的老熟人负责捣肉泥,其他的活都不太需要体力便直接交由村里的寡妇们去做。
至于销售方面沐星晨选择搭乘谷青蕾卖奶茶的东风,每根肠售价七文钱,依旧是七三分账。
为此谷青蕾还专门挑选了几个小姑娘去跟秦瑶溪学花刀和炸串的技巧。
但是这样一来,沐星晨就没有地方熬制火锅底料了。
硬生生的又等了两天,段有成带着汉子们在淀粉肠厂的北侧建了五间小屋外带一个院子。
第一间用来炼油,第二间用来“备菜”,第三间用来熬煮,第四间用来脱模,第五间用作成品仓库。
这两天沐星晨也没有闲着,从村里的妇人中挑了一批对辣度接受程度比较高的人来学习火锅底料的制作。
其中以段轻澈的娘洛茗蕙为代表。
做火锅的第一步就是炼油。
这个不用沐星晨说,这生在古代的农妇们就没有不会炼油的。
接下来就是各种调味料的准备了。
为了防止调料种类太多,下锅的时候顺序弄混淆,沐星晨把人两两分为一组,总共六组分别制备不同阶段的调料。
第一组负责大葱切段,生姜切片以及香菜和红葱的切碎备用。
第二组负责将小茴香,香叶,桂皮,八角,罗汉果,草果按比例配齐,开水泡煮三分钟备用。
第三组负责熬煮干辣椒,控水后将其切成丁。
第四组负责制备白糖以及姜沫。
第五组负责用白酒调配青花椒和红花椒。
古代没有白酒这个概念,大多都是由食物直接酿制,不会经过蒸馏。
沐星晨考虑到以后用白酒的地方不会少,便又让段有成带人在火锅厂的北侧起了一座七间联排小屋。
与之前不同的是,沐星晨要求段有成给它外加一个超巨大版的院子。
在白酒成功产出之前,火锅底料这边只能暂时使用空间出品。
第六组负责在最后出锅前往里加入蚝油,少许盐和几片香叶跟干辣椒用来增加视觉上的美感。
准备好这些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火锅底料的熬制过程。
首先将炼制好的猪油入锅,温热小火加入第一组制备的所有调料,烧至金黄色后全部捞出废弃。
再加入第二组制备的调料,熬煮八分钟后捞出弃用。
接着加入第三组的调料,中小火熬煮一刻钟,待很明显的变成红油后除去粉末,依次加入第四组和第五组的调料分别温煮三分钟。
最后第六组上场稍加点缀,等稍微冷却后倒入模具晾晒定型。
这个模具段长贵为了节约成本,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把肥皂的定型模具洗刷干净送了过来。
沐星晨看在一块火锅底料也就差不多巴掌大,这肥皂模具勉强符合的份上放过了段长贵。
洛茗蕙熟练的夹起来一筷子梅花猪肉片,蘸了一点沐星晨的特制调料送进嘴里。
“嗯~”洛茗蕙发出满足的声音,其实这两天她已经吃了三顿火锅了,但每次吃都会让她觉得好吃到想要尖叫。
这次的火锅跟在逃荒的时候吃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就是单纯的把肉剁成块丢进锅里,只要是沾了一点辣油再捞出来,都觉得比以往香很多。
但现在,讲究一个肉的片法,对肉的部位也有所挑剔。
她觉得最好吃的就是猪的肩肉也就是梅花肉以及猪五花,感觉让整个火锅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每当洛茗蕙发表她认为梅花猪肉片第一的看法时,沐星晨都沉默不语。
她不想跟没有吃过肥牛肥羊虾滑牛肚的人探讨这些,毫无意义。
而且沐星晨给他们几个代理人提供的火锅底料是不包含蘸料配方的,这会让火锅的美味再降一层。
不过就算沐星晨给他们提供了蘸料配方他们也调不出来。
毕竟什么生抽酱油之类的,还得等着明年开春沐星晨把原作物种下去才能有机会制作。
经过一周的生产,沐星晨终于再次站在了村口去迎接前来取货的代理商们。
上一次只有周员外一个老板亲自来了,而这一次只有他一个人没来,当然了他想来也来不了。
“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