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日记与财宝
杜飞的内心也有几分急切。
他一边听老杨说话一边拿起最上面那本日记。
翻开封皮一看扉页上有两句用日语写成的寄语下边有野原广志的签名。
签名的笔迹跟杜飞手上那本日记如出一辙。
翻过去一页。
第一篇日记的日期是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号星期四天气雪
虽然日记通篇用日语书写但是其中几次提到了‘太原’表明这个时候野原广志应该还在山西。
杜飞只是大略的扫了一眼。
他对野原广志这个日本鬼子每天干些什么并不感兴趣。
直接翻到老杨所说的被撕掉的那几页上。
这些撕下来的日记并不连贯其中最早的一篇是一九四五年六月六号。
而且令杜飞有些意外这些撕下来的日记竟然都被翻译过
不过并不是那种通篇的翻译而是仅仅翻译了一些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词语用汉字直接标注在上面。
这样的翻译虽然语句不通顺但大致能领会意思。
杜飞估计应该是当初范明想办法找人翻译的。
他怕泄露了宝藏的秘密只截取了其中的单词拿给人看。
可惜他这种举动只能是欲盖弥彰。
在这个时候能翻译日语的哪个不是人精儿恐怕不用几次就能猜到他要千什么。
不过杜飞懒得去猜当时具体什么情况。
索性拿着这几篇日记仔细阅读起来。
一九四五年六月距离日本投降只剩下两个多月。
这个时候欧洲方面德国已经无条件投降。
澄田赉四郎作为日本驻华的高级军官已经意识到失败不可避免。
开始着手把这些年搜刮的财富向国内转移。
野原广志作为他的心腹家族至交的后辈也参与到了其中。
根据野原广志日记的记述澄田赉四郎的这批财宝一共装了七辆卡车分为三个批次。
车队计划从太原出发经由京城到天津港转运装船最后运往澄田赉四郎的老家——四国岛的爱媛县……
杜飞快速阅读这些野原广志的日记。
对澄田赉四郎这批财宝的来龙去脉总算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虽然说当时华北地区还属于日战区但在德国投降之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本鬼子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那些原本安分守己的伪军和汉奸也纷纷动了别的心思对日本人不再言听计从。
再加上财帛动人心。
澄田赉四郎想把这七卡车金银细软从山西运回日本还真不那么容易。
为了保险起见整个车队一共分成了三批次。
前边两辆中间两辆最后一批三辆。
间隔两天出发就算其中一批出事儿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根据野原广志的日记。
一九四五年7月21号第一批两辆卡车从太原出发混在一支商会的运输车队里。
路上竟然十分顺利经由京城、天津直接转运上船。
并在十二天后顺利抵达爱媛县松山港。
但在接下来的23号和25号出发的两批车队就没这么幸运了。
但在接下来的23号和25号出发的两批车队就没这么幸运了。
大致情况跟杜飞之前掌握的差不多。
第二批的两辆卡车堵在了天津。
第三批的三辆卡车则被困在京城的禄米仓附近的仓库里最终所有财宝不翼而飞。
而包括顾炳忠娄宏毅他们还有这个范明所寻找的宝藏就是这三辆卡车的财物。
可惜的是野原广志虽然从头到尾参与集中并到最后也在第三批的撤离车队当中。
但他在车队被困京城后很果断的选择了独自逃离。
到了这里他的日记便戛然而止。
不知道是因为遗失行李换了别的日记本还是干脆已经死了。
不过杜飞看完这些日记总算明白为什么范明处心积虑寻找最终仍一无所获了。
因为这些日记里其实并没有记载真正的关键信息。
澄田老鬼子这三卡车财宝到现在还没有找到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日本人藏到哪了。
实际上当初早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就有人在禄米仓附近的仓库里找到那三辆卡车拉的货箱。
真正神奇的是当人们兴匆匆的打开这些货箱时却发现里边居然空空如也
所以范明以为凭着这几本日记就能找到所谓的财宝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不过这本日记对于杜飞来说也不是全无价值。
至少这是第一手资料可以确定所谓的宝藏不是空穴来风。
另一点就是可以确定至少在野原广志逃走前那三卡车财宝还在。
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