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电商的新突破
切代价寻找新用户,是新入局者拼乐园永远的战略重点。而京东的一名高管表示,相比京东,拼乐园更多触碰的是淘宝的利益,拼乐园的低价策略能吸引价格最敏感的人群。而这批人,大多是淘宝的主要用户。商家层面,淘宝由低端、中间和高端、稀缺商品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中间层级多是天猫的主力,也是淘宝主要维护的商家,而高端和稀缺商品是淘宝的壁垒所在。目前低端商家最受拼乐园影响。理由很简单,在拼乐园平台上,商家不需要花费价格的三成以上支付佣金和运营费用。用户和商家层面的冲突,或许将是持续的竞争主题,但在拼乐园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还难以成为战役的导火线。几年来,淘宝并没有对拼乐园直接下手。因为去低端化也是淘宝主动选择,升级平台的结果。对于淘宝来说,很难、也没必要从商家层面通过“二选一”遏制拼乐园发展。所谓对低价商品流量放开,只是部分运营策略。将时间线拉长,才能看清这场战役的看点。那就是顾允和黄铮两位领导人对拼乐园的战略规划,与淘宝的战略演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度重合,但又不完全一致。黄铮期望拼乐园成为线上costco,给不同人推荐他们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精准服务不同人群、反向定制、提供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类似电商版的抖乐。这将涉及两个维度的竞争。一是商品分发方式,搜索还是推荐,二是供应链。首先,淘宝目前代表的搜索,是用户去找商品,sku要大,要满足长尾需求。拼乐园目前代表的是匹配,是商品找用户,不用sku很大,但要让用户喜欢,进而在匹配场景下,平台还能指导供应链反向定制,以深入供应链。可以说,拼乐园前期的微信关系获取、单品运营和隐藏搜索等都是为了这个阶段准备,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中去,有了规模之后才能去反向定制,极大降低生产成本。事实上,千人千面也是阿里“all-in移动无线”的重点。现任淘宝网总裁蒋凡,从2013年加入淘宝后,陆续推出了淘宝头条、内容视频、直播等。硕大的显示屏上,播放着拼乐园和淘宝的对比图,顾允一帧一帧分析着双方的优劣势,向大家讲述起了自己的规划。外界不知道,但来自未来的顾允却一清二楚,他用独一无二的理解,迅速给高管们科普着现代化电商的打法。目前淘宝主体已经不再是搜索,只占50%左右,且会越来越低,更多的流量来自推荐、直播、内容、活动等。现在的情况下,拼乐园想跟淘宝竞争,一是可以把有限的流量集中起来,快速降低生产成本,占据消费者心智。二是优化社交场景优势,淘宝首页是根据消费行为进行信息流推荐,但不容易让用户感知其从属人群和爱好,社群维度推荐是拼乐园应加强优势的地方。顾允说,他对拼乐园的期望,不是成为下一个阿里,而是成为独特的、被人记住的存在。会议结束后,拼乐园上下全体员工仿佛打了鸡血一般,鼓足了干劲。失去微信这样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后,顾允联系了京城早已磨刀霍霍的抖乐,连夜重新优化了和拼乐园之间的api接口,试图把这一部分缺失的流量补充回来。抖乐创业初期,对电商业务仅仅停留在试水阶段,上线抖乐小店打通了同淘宝、京东、拼乐园等平台的链接。这一时期,抖乐以短视频带货为主,交易主要产生于第三方平台。2013年,抖音开始着力发展直播带货,并在同年年中成立了“抖乐电商”业务部门,电商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几个月的发展过程中,抖乐电商经历了从短视频带货到直播带货,从第三方平台交易到逐步构建电商闭环的过程,其运营逻辑也逐渐清晰。顾允在双周例会上,首次提出了“兴趣电商”概念,明确了抖乐电商的商业逻辑。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也成了抖乐电商,区别于其他零售模式的核心所在。一般来说,消费者心智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他们会在明确需求后进行购物时间、平台以及商品的选择,零售商或电商平台发挥最大作用是提前提供足够丰富的相关商品。这种目的、计划相对明确的消费,其逻辑简单来说就是“人找货”。目前,实体商超以及淘宝、京东等传统货架电商,普遍遵循这一模式,用户消费相对固定。但抖乐属于休闲娱乐平台,用户使用时,势必没有购物需求。因此,想要在抖乐上卖货,需要的是“激发”用户需求。即提前明确消费者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可能会需要哪些产品,并基于此进行商品推荐。这也决定了抖乐电商,不可能要求消费者遵循原有的“搜索-购物”消费路径,而是要让消费者在刷视频的过程中产生随机消费,更多含有“逛”的意味。消费者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