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可公布的情报)
这是一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农庄,对比这个地区的其他乡村建筑来说。夜空清澈干净,月色柔和朦胧得洒在田野上,郊区的田地的虫鸣,被疾驰而过的轿车打破。
车辆悄然停在农家小院中,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神色匆匆的中年男人,眼神是可见的坚毅,走路虎虎生风,无言的证明着他并不是农庄的主人。
院内黑漆漆的,屋内门窗紧闭着。他轻敲着门,带着规律,然后迅速离开与门保持一段安全距离。
在片刻后,门后以规律的的敲击声回应。
门拉开了一道小缝,一丝光线照射了出来,男人快步上前,进入另一个世界。
这处农庄实际上是欧约在戈尔巴山中设置在鄂斯国的核弹发射井监测联络点,戈尔巴山脉下方便是波匈盆地。
男子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开口“a,情况紧急,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份消息传递出去”
男子从衣服内侧掏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这是关于鄂斯布置在波匈核弹发射井的情报,这是潜伏人员——猫向我汇报的。”
男子顿了顿,继续说着,“猫认为发射井动作频繁,可能即将对我们的国家实行战术核打击。”
代号a的男人不由倒吸一口寒气,他知道今晚他对接的情报人员会传递一份紧急情报,可未曾想到会如此的紧急。
战术核打击,意味着万千生命的消逝,意味着战争升级,意味着不可挽回的人类末日。
他们四目相对,彼此双眼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任务的坚定。
【前线指挥部】
“紧急报告:报告上尉,预警系统监测,对方可能将发动核弹侵袭,数百枚导弹正向我国境内袭来,系统预计三十五分后进入我国境内”,一位神色焦急的体型健硕的军人在急促的汇报。
坐在办公椅的指挥官猛然站起,带着质问的语气,“什么?他们是疯了吗?情况是否属实?存不存在误报的可能”
站着汇报的军人只能回答,“多个侦察卫星先后发出监控预警,可能存在错误预报的可能,系统人员真正核实”。
在气氛焦灼的时候,情报部的通讯人员急匆匆的跑进来,
“前线紧急报告,鄂斯于夜间零时三十分发起猛烈攻势,敌三、四装甲集团军已越过戈尔巴山脉的隘口,向维尔盆地方向侵袭。”
没等上尉做出部署,战争的消息又接二连三的汇报过来。
“a带来密报,请上尉同志过目”,负责谍报部门的中尉拿着一个包装好的信封进来。
a是欧约布置在鄂斯秘密监测核弹发射井的情报部门,自两国加剧军事冲突前就已经存在,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情报部门。一般情况下,也是极少次数自上而下的单方面传递指令,如果该情报部门冒着被暴露的风险传递出情报,那么这一定是非常紧急且严重的。
上尉夺过信封,把封条撕开看起了内容。
“疯了,他们疯了”,上尉还是不敢相信鄂斯会做到这一步。“立即向中央军事机构进行汇报”
这并不是可以便宜行事的战事。
其实作为西部战区的权力最高指挥官,他是知道这场军事冲突的内幕的。当时欧约社会动荡,大人物们的位置岌岌可危,面对政权危机,邦联政府领导们做出一个秘密决定,以波匈盆地作为代价,请求鄂斯发起进攻
战争打响,全国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他们又获得了完全的权力,不再被民意代表的议会给制约。而随着战争机器的开动,又让社会资源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民生危机得到了缓解。
这是高层心知肚明的勾当,可鄂斯居然借此作为掩护,做好了全面入侵的准备。
鄂斯也在战争机器开动中,获得了莫大的民意支持,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经济欣欣向荣。
【欧约-博林地下防御工事】
“11位老头环绕着大圆桌坐下,他们是欧约旧时各个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至少身份是这样。
他们另一层身份是共济会的长老,是的,借助时代的机遇,它控制了整个欧洲。
“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我们必须赶在他们有大动作前做出有效反击”,一个身着黑色西服的老头坐在最中央发言。“鄂斯已经获取得足够多的利益了,如果再拿下维尔盆地,我们的小麦和棉花只能从澳洲进口了!”
拿波匈盆地作为交换的条件,已经在胸口上挖下了一块肉,现在对方想要把整个心脏都给夺取!即使他们不反击,他们底下的群众也不会同意。
“我提议对鄂斯的吉福地区发射一枚中当量核弹”,另一位老头发言。“那里是他们的核心工业地区,就此一击可以让他们收敛很多。”
“可对世界怎么交代?率先使用核武器,不但各国会对我们笔伐口诛,就连群众也会起来反对。”
在中央的老头在桌面上丢出一份信件:“这就是理由,而且他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