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未来
送走了刘光年教授,王群重新回到了实验室,本来李青初打算送刘光年教授回去,但刘光年教授却让她留下帮王群整理报告和准备实验材料,李青初只好自己回到了实验室。
“学姐,你要不也先去睡会吧,报告我自己一个人写就行。”
看着李青初的黑眼圈,王群开口劝道。
“不用,年轻人熬点夜怕什么,我先把你昨天用到的材料整理出来,你先写你的报告吧。”
李青初大手一挥,开始在实验台上找王群昨天列的材料清单。
“行吧,那你要是困了的话直接趴着睡会儿就行。”
看着李青初这副模样,王群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只能是听之任之。
“对了,既然有刘教授的尚方宝剑,你能不能帮我再找几个材料过来,我写给你。”昨天因为不好意思麻烦李青初,王群只用了一些简单的材料,离王群预想中的完美电池样品还有些距离。
受限于实验室的操作精度,目前王群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把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50倍左右,至于庚049所说的100倍提升,一方面是操作精度不够,另一方面是需要超导材料的辅助,目前王群还不打算拿出这项技术。
说着,王群从李青初手里拿过了昨天写的那张纸,在上面洋洋洒洒地加上了十几种材料。
“行,我给你找找。”李青初说完便从王群手里拿过了清单,只是扫了一眼,李青初就发现自己答应得太早了。
清单上原来的材料都是常规材料,成本也不高,但王群后来写的材料里仅稀土材料就有7种之多,有几样稀土材料都是论克来算的,有钱都不一定买得着,平时申请都极为严格。
但昨晚刘光年教授一个电话便把李文峰大晚上地从外省直接叫了过来,李青初也知道这个电池技术事关重大,再加上正如王群所说,有刘光年教授的尚方宝剑,应该也没有问题。
“这里面有好几种材料我这里都没,需要去申请领用,你自己一个人先在实验室里待着,如果不想待着,也可以先回去,咱们下午再汇合。”
看着李青初先是面露难色,但随即眼珠一转,神情也突然放松,王群觉得大概率也没有问题。
只是王群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对这些材料的价值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是在不久后,王群才明白当时的自己对李青初提了一个怎样的要求。
“不用了,我就在实验室里写吧,这里也挺清净。”王群环顾了一个实验室,发现这里比图书馆还适合学习,怪不得李青初说自己没事就待在实验室里。
“行。”说完,李青初便着急忙慌地走了,毕竟这几种材料申请不易,要是下午刘光年教授过来,却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材料而无法进行,指不定又要挨说。
只剩下王群一个人在实验室,找了个空桌子,收拾了一下,才发现自己没拿电脑,只得返回宿舍一趟。
回到宿舍,发现其余几人也都已经起床,虽说早上没课,但宿舍里几个人依旧会早起去图书馆学习。
“群,你最近这早出晚归的,干啥呢,好几天没一起吃饭了都,今天又一大早就出去了,不会是谈恋爱了吧!”
看见王群回来,李牧子开口打趣道。实在是王群这两天的行为过于反常,早就引得众人怀疑。
“是啊是啊,也没去兼职,也没去图书馆,那不只能是出去约会了!”旧年开口附和道。
“没,最近有点事,我回来拿个电脑,不和你们说了。”不理会舍友们的打趣,这种事情只会是越描越黑,王群直接选择无视,拿着电脑就直接出门了。
“有点可疑。”
“我也觉得。”
“非常可疑。”
宿舍三人异口同声道。
不多时王群就回到了实验室,李青初果然不在,王群寻了个空位拿出电脑便开始整理报告。
相关知识王群已经烂熟于心,重点在于这份报告该写到什么程度,想了半天,王群还是决定一次性将电池密度提升至50倍的相关数据都列出来。
一方面能量密度从6倍到50倍只是常规提升,已经没有技术瓶颈,只要时间够,王群相信以刘光年教授的知识水平,做到应该没有问题,还不如自己一开始就全部拿出来。
另一方面则是自己手中还握有相当多的技术,只要别人敢抄袭,王群反手就能拿出更先进的技术碾压对手。
时间就在王群敲打键盘的声音中慢慢流逝。
中午李青初回来了一趟,给王群带了一份汉堡,随即又急冲冲地走了。
下午一个陌生男人给王群打了个电话,说他是李文峰介绍过来的人,叫赵凯,想要约王群见一面,碍于今天已经答应刘光年教授,王群只得推脱至明天。赵凯也只得答应,约好了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饭店见面。
等到李青初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