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建造土坯房
将地基挖好以后,里面用挑选好的大石头回填,缝隙间用泥浆填满,起到黏合作用,一直回填到比地面高出一部分,用木板固定好,以免倒塌以及砂浆流出。直到干透定型,地基部分就算完成。地基作为房屋的基石,一定要结实稳固,地基稳了房屋才能稳当。
大批量起房子,可以统一干这一部分,等待地基晾干的时候正好可以继续起别的房子的地基,全部落里上到老人下到孩童,上百人都来一起劳动。
半个月以后全部落几十间房屋的地基全部完成,接着就要起墙体了,用草绳定好位,找平以后,用土坯一层一层的垒上去,缝隙依旧用泥浆粘合,确保土坯之间的紧密连接。为了房屋的稳定性,房屋中间砌承重墙,将房屋分为中间以及左右的独立的三个部分。
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作为参考,没过多久,大多数男人便迅速掌握了要领,可以独立操作,不再需要阮新月时刻紧跟、反复提醒。于是,她挑选出几位手脚麻利、思维敏捷的年轻小伙子,带领他们负责修理屋顶所需的木材。
这些木材包括用作房梁的粗壮原木,以及相对较细的檩条。房梁是房屋结构中的重要支撑部分,必须坚固耐用;而檩条则起到连接和固定作用,同样不可或缺。为确保施工质量,阮新月对仔细检查,确保其品质优良。
家畜的养殖房与普通房舍有所不同,它并不需要将每面墙壁都砌得很高。其中一面主墙可以砌至正常高度,而另一面则只需砌到一半即可。至于两面山墙,则应自下而上逐渐砌成一定坡度,每一层多加一块土砖,直至与高墙齐平后便可架起横梁和檩条,并搭建一段平顶屋顶。
由于目前尚未有铁钉可用,因此我们只能采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来固定房屋架构。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在主梁上打洞,然后将檩条上预留下的木钉钉入主梁内;接着在檩条上方铺设一层透气性良好的草席,并使用掺杂着干草碎末的泥浆均匀地涂抹厚厚的一层。如此一来,主体工程就算大致完成了。
至于前方的部分,可以简单地架设几根木棍,待日后编织些草席备用。寒冷天气时,只需将草席从屋顶放下,便能有效阻挡凛冽寒风;而当天气晴朗时,则可将草席卷起并拉至房顶之上。这样设计建成的养殖房适合饲养各类大中型动物,无论是牛、羊、马、驴、鹿还是猪等牲畜,均可安置于此进行圈养。
而野鸡则是需要在翅膀上寻找位于飞羽和次级羽毛之间的大羽。这些大羽是鸡飞行时的主要动力来源。找到后使用剪刀在大羽的基部剪掉一部分,这样可以做到鸡在移动和行走时受到限制,就不用担心它飞走了,至于养殖环境就只需要圈一块地,不让它们四处乱跑就行了。
至于兔子,它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兔子一般在6月龄左右便可适配,并且兔子是多胎动物,意味着生的小兔子很可能在3只以上,多的甚至可达8只。并且兔子的适配年龄较早,所以出生后的小兔子到6月龄以后又可以生兔子,子子孙孙越来越多。
现在已经从最开始的四五对小兔子,繁殖到现在现在好几十个兔子笼了,而这种动物又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放到养殖房里就行,它们是会打洞的,自来就有狡兔三窟的说法,如果把他们养殖到地面上,说不定一夜之间他们就已经跑光光了。
先将养殖房建好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现在拥挤的动物们赶到相应的房子里,为此众人还在部落里又抓了一波四处逃散的动物们,因为是头一年开始养殖,所以人们并不会驱赶动物,使得他们受到惊吓更加四处逃窜。
所以抓完第一波以后,阮新月决定直接让男人们去山洞里把动物们都捆绑起来,一个一个抬过去也好过四处抓捕。
养殖房都建的很大,毕竟日后需要大量的肉类供应,自然得多养些动物。所以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养殖房,每所房子里至少都足以容纳数十头牲畜,那些原本养殖在山洞中的各类动物,如今终于搬进了宽敞的新居。
数量稀少的如牛这类的,不过区区十几头;而稍多一些的山羊,则大约有三十多头的样子。当这些大中体型的动物进入宽敞的屋子后,它们个个兴奋异常,欢快地奔跑着、嬉戏着。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叫声此起彼伏:左边传来“咩咩”声,右边响起“牟牟”声,好不热闹!至于哼哼的养殖房在城池的大后方呢,所以这边是听不到了。
至于猪这种生物虽然繁殖能力不如兔子,但是相比较牛羊一类的还是较强的,今年头一年养殖现在就已经收获好几窝小猪崽了,壮大了整个猪群规模,眼下这群新生的几十头小猪崽已经能够自行进食,而去年开始饲养的那几头老母猪,到了寒季,便可以有选择地宰杀几头。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所有的牲畜都从山洞换到了养殖房养殖,尽管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的扶着墙,在那气喘吁吁,但所有人都是开心的,看着这些动物们都在那傻笑。
搬运完了牲畜,族人们又一次陷入了盖房子的基建当中,虽说阮新月没想着能今年冬季就搬过来,但族人们的劳动热情真是拦都拦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