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的希望
是,在赵刚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民俗文化小组。他们走访村里的老人,记录那些快要被遗忘的故事和传统技艺。 与此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小李却对这些活动不太感兴趣。他觉得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民俗文化不能当饭吃。 “搞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多想想怎么赚钱。”小李嘟囔着。 他的父亲老李听到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这孩子,目光短浅!民俗文化是咱们村的根,不能丢。” 在大家的努力下,幸福村的民俗文化资料逐渐丰富起来。赵刚提议举办一场民俗文化节,展示这些成果。 文化节筹备期间,困难重重。资金不足,场地布置遇到问题,演员排练也不顺利。但大家没有放弃,纷纷想办法解决。 王强主动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商家,争取到了一些赞助。村花带着妇女们亲手制作装饰物品,节省了不少费用。 终于,民俗文化节如期举行。热闹的舞龙舞狮,精彩的民间戏曲,精美的手工艺品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 幸福村的名声进一步传播开来,然而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一些不良商家看到商机,开始仿制村里的手工艺品,以次充好,扰乱市场。 “这不是砸咱们的招牌吗?”村民们气愤不已。 李建国决定联合相关部门,打击这些不良商家。经过一番努力,市场秩序得到了整顿。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孙慧的旅游策划师来到了幸福村。她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开发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活动等。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项目很快上马。 游客们可以在村里学习编织竹篮、制作传统糕点,还能参加篝火晚会,感受独特的乡村风情。 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幸福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但随着村子的发展,一些村民开始膨胀,出现了互相攀比、不文明经营等现象。 李建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次召开村民大会:“咱们村虽然发展好了,但不能忘了初心,要保持淳朴善良的民风。” 在李建国的引导下,村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改正了不良风气。 幸福村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