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挑衅
秦萧闻言,眉头微挑,但随即又舒展开来。“哈里斯,多谢你的提醒。不过,我秦萧何惧之有?”
“诗歌大赛,比的是才华,是心境,他们若真想挑战,我奉陪到底。”秦萧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从容,让哈里斯也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酒足饭饱之后,小皇子宣布诗歌大赛正式开始。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使臣,最后落在了秦萧的身上,眼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众使臣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诗歌才华。有的吟咏山水,有的歌颂爱情,还有的抒发对国家的热爱。
而商丘国的使臣,更是借机调侃秦国,暗指秦国无人敢应战。
“哼,秦国号称文化大国,怎么到了这诗歌大赛上,却连个敢上台的人都没有?不会是怕了吧?”商丘使臣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挑衅,让在场的秦国官员都面露不悦。
秦萧站了出来。他缓缓走到台前,目光如炬,直视着商丘使臣。
“商丘使臣此言差矣。秦国文化博大精深,诗歌更是其中的瑰宝。我秦萧,虽不才,但也愿意代表秦国,与各位一较高下。”
秦萧的话语铿锵有力,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一振。小皇子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秦萧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诗歌大赛继续进行,众使臣开始纷纷作答。他们或低头沉思,或奋笔疾书,都希望能够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
而秦萧,却迟迟没有动笔,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小皇子见状,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他悄悄走到秦萧身边,低声问道:“秦萧,你怎么还不开始?时间可不等人啊。”
秦萧微微一笑,安抚道:“小皇子莫急。诗歌讲究的是灵感与意境,我正在寻找那份最完美的表达。”
小皇子听了,虽然心中依然有些忐忑,但出于对秦萧的信任,他还是选择了耐心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半个时辰。众使臣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开始互相交流品鉴。而秦萧,却依然没有动笔。
众使臣似乎早有准备,纷纷要求现场评判,以示公正。
小皇子一时间陷入了两难境地,如同骑虎难下,既要维护自己的颜面,又不能公然违背众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萧站了出来,淡然一笑,道:“殿下无需忧虑,公正自在人心,秦某愿接受现场评判,以诗会友,共赏风华。”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众人皆知,秦萧虽出身秦国,但在文坛上并无显赫之名,此番举动,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一时间,嘲笑声、质疑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私下里议论纷纷,称秦萧为“半吊子”,妄图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评判正式开始,各国使臣轮番上阵,或吟诗作对,或挥毫泼墨,展现了各自国家的文化底蕴与才子风采。
每一篇作品都经过精心雕琢,字字珠玑,让人叹为观止。在这群星璀璨之中,秦萧却显得格外低调,仿佛是在静待时机,蓄势待发。
终于,轮到秦萧上场了。他缓缓起身,走到台中央,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那眼神中既有自信,又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吟出了那首准备已久的诗歌。
这首诗,以秦国的大好河山为背景,既有壮丽的山川描绘,又有细腻的人文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随着诗句的流淌,众人仿佛被带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沉醉于那片辽阔而神秘的土地,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和震撼。
“啊,好一个‘秦川八百里,风起云涌时’!此诗真乃佳作,尽显秦国之雄浑!”一位老臣不禁拍案叫绝,眼中闪烁着泪光。
商丘国的使臣突然站了出来,面带不屑,质疑道:“哼,如此佳作,怕是抄袭而来吧?秦萧兄,你可有证据证明自己乃原创?”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秦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炬,直视那位商丘使臣:“兄台此言差矣。文以载道,诗以传情,若心中无物,纵使抄袭万般辞藻,亦难掩其空洞。”
“秦某虽不才,但自信胸中自有丘壑,何须抄袭他人之作?”
此言一出,场内气氛更加剑拔弩张,其余国家的使臣也开始蠢蠢欲动,似乎都想在这场口舌之战中分一杯羹,一时间,叫嚣声、反驳声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波,秦萧非但不惧,反而兴致更浓。他轻笑一声,道:“诸位既然如此不信,秦某便再作一首,以证清白。”
说罢,他也不等众人反应,径自拿起酒壶,仰头灌了一大口,酒香四溢,灵感如泉涌。
随即,他边走边吟,步伐轻盈,诗句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