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千岩烽火
能够令对方忌惮。”
典兵中尉立时质疑道:“谢小公子,若我们有相当的兵力,自然能令对方忌惮,可如今并不是这样的局面。”
“我所指的自然不是这样的忌惮,而是……”谢遥说到此处,复又将手中的草梗移到了北岸昭国大营的位置,道,“昭国此次南下,动用兵力约五六万,算上前段时日里的损失,如今少说也仍有四五万人。如今白崧领两万人在沔水河堤处进攻,而左日逐王又率两万余人奇袭襄阳城,那么如今的昭国大营之中,恐怕是……”
兵曹从事史摇了摇头:“虽是如此,谢小公子的提议还是太过冒险。”
“我倒觉得远书的提议值得一试。”谢长缨抬眸一笑,见那两人面上多少有些错愕,便又补充道,“当然,有上一次被迫退兵的经历过后,这沙洲上下恐怕也被布下了些阻拦战船的兵力与工事,但这些工事也可在登陆沙洲后为我们所用——前提是我们能够以足够快的速度歼灭那里留守的敌军。在动兵前,还需要斥候的进一步刺探,并且,最好能够等到左日逐王对沔水两岸的安危彻底放下心来,但到得那时,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会很多了——我们需要城中守军的配合,并且没有试错的机会。”
典兵中尉好奇道:“……配合?难道谢将军已有了应对之策?”
“白将军调兵应战之时,并未调走所有的战车,如今余下的那些当在襄阳的瓮城之中。”谢长缨说着,用刀鞘在沙盘之上画出一道凭靠襄阳瓮城外墙的弧形,“如今须得派人去城中交涉,确认他们掌握的战车数目,最好能够依靠城墙排出这样的弧形防线,在箭楼火力的掩护之下,协助后方的重甲步兵打出有效的反击。”
谢遥乍见得此阵,立时便是眸光一亮,笑道:“这战阵是……”
“正是用前些时日与你讨论的战阵修改而成。”谢长缨微笑颔首,继而又道,“城内的反击与我们的奇袭须得同时进行,方能对左日逐王及其部众达成足够的威慑。故而在真正出战前,我们需要做的协调与准备还有许多,登陆沙洲的人选也务必是手脚伶俐熟悉水性,正巧也可在刺探情报的时间里完成挑选。”
谢遥思忖片刻,却是问道:“但若有万一……譬如这一战不足以威慑到对方呢?”
“这也正是我打算挑选手脚伶俐之人的缘由。”谢长缨从容一笑,抬手又在沔水河堤与战船渡口的方位各自划了一下,“苏寺卿入城前曾与我提过一个万不得已时的战术——你们看,东西两处战船渡口均并未被河堤处的战事波及,河堤闸门也尚在我们控制之中。如今荆州的雨季已经到来,而沔水两岸南高北低,昭国辎重正在北岸地形平坦处。”
谢长缨说到此处,略微顿了片刻,环顾一番三人了然的神情,方才缓缓道:“届时水位暴涨,若用楼船顺流而下,还可冲开一切河道封锁,在此之外追加一重重击。”
三人一时皆是怔了怔,兵曹从事史率先叹道:“此法一用,北岸良田便将颗粒无收,且大水冲击之下,河堤亦有垮塌的风险——这河堤原本还是苏寺卿在襄阳时主持修筑,当真不得不如此么?”
谢长缨微微阖眼沉默了片刻,而后斩钉截铁地答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此事日后若有不妥,一应结果均由我一力承担,诸位不必顾忌。”
兵曹从事史幽幽一叹,当先拱手道:“既如此,下官便先行自请往襄阳城中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