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多元布局
四月中旬的一天,阳光洒满办公室,李明远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投资计划书,眉头微微皱起。
他左手习惯性地轻敲着桌面,右手翻动页面,眼神专注却略显凝重。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持稳健发展,成了他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
“明远哥!”张小梅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一丝雀跃。
她推门而入,脚步轻快,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市场分析报告,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你看这个项目怎么样?”她把报告放在李明远面前,目光灼灼。
李明远抬起头,稍稍放松了眉心,接过报告:“什么项目?”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探究,低头翻阅起来。
张小梅指着其中一页,语速快了些:“我觉得,咱们可以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比如原料生产、物流配送、零售终端,做一条龙服务。
你看,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听着她的分析,李明远抬头望了她一眼,眼中带着赞许的光芒:“嗯,这个想法不错。”他点点头,将报告放在桌上,身体稍稍前倾,专注地听着。
张小梅拉过椅子坐下,继续说道:“而且你看这组数据。”她翻开报表,伸手点了点其中的一行,
“现在纺织原料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如果咱们能自己建厂生产,不仅成本能降下来,质量也更有保障。”她说得认真,眉眼间带着些许自信。
李明远仔细看着她指的地方,神色渐渐变得沉稳。
片刻后,他轻轻点头:“确实,这个切入点很关键。
如果能做好,不仅能控制供应链,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盈利点。”他语气中多了一分肯定。
正说着,张浩从门外匆匆跑进来,脚步有些急促,额头微微见汗:“老李!省里批准咱们的项目申请了!可以在开发区建新厂了!”他的声音带着激动,整个人也显得格外振奋。
李明远闻言,倏地从椅子上站起,眼神一亮:“真的?”他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张浩点点头,手里挥着一份通知文件:“刚刚收到消息,批文下来了!开发区那边的条件很优越,咱们可以马上着手规划了。”
张小梅听了,也忍不住站起来,双手捧着文件,脸上写满了兴奋:“太好了!咱们可以把新的生产基地都安排在那边了,这样不仅能分担现有厂区的压力,还能提升整体效率。”她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语调中难掩喜悦。
李明远拿过文件看了两眼,嘴角微微扬起,但很快恢复了冷静。
他转头看着张小梅,沉声道:“是该扩大规模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来。”
他的目光深邃,带着些许谨慎,“开发区的位置虽然好,但初期投入大,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张小梅点头表示赞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明远哥,你说得对。
虽然机会难得,但我们必须一步步来,尤其是新厂的规划和建设,不能有丝毫马虎。”她说话时,手指轻轻敲着桌上的文件,显然已经开始思考下一步的细节。
李明远看着她那专注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他轻声笑道:“小梅,有你这样的搭档,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张小梅抬头望了他一眼,露出一抹浅笑:“咱们是夫妻,更是战友。这些事一起扛,才能把火凤凰做得更大更强。”
当天下午,李明远召集管理层开会,讨论多元化发展方案。
"现在机会难得,"他说,"但也要量力而行。咱们先从最熟悉的领域入手,逐步拓展。"
张小梅拿出准备好的计划书:"我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展配套产业,第二步延伸服务领域,第三步进行多元化投资。"
与会的管理人员纷纷发表意见。经过深入讨论,最终确定了首批投资项目:建设纺织原料厂、成立物流公司、开设连锁专卖店。
"李总英明!"老王感慨道,"这样一来,咱们就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了。"
散会后,张小梅马上着手组建项目团队。"叶莞,你负责零售这块。要把连锁经营的标准都定出来,保证每家店都统一规范。"
"好的,小梅姐!"叶莞充满干劲,"我已经在研究国际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了。"
李明远则去了开发区,实地考察新厂址。规划部门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李总,您看这个位置。"规划人员指着图纸说,"交通便利,水电齐全,完全符合工业项目的要求。"
李明远仔细查看着每个细节。选址是关键,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晚上回到公司,张小梅已经把新项目的管理制度拟好了。"明远哥,你看看这个架构设置。每个子公司都要独立运营,但关键环节必须统一管理。"
"考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