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奇点窥秘,星海惊变
第五十七章:奇点窥秘,星海惊变
【诗引:万象归深渊,星河映长夜】
光灭时空寂,暗涌起涡旋。
奇点藏天意,命运暗中悬。
奇点边缘的压迫感。
漩涡的吸力愈发强烈,朱灯六与朱棣缓缓靠近黑洞的边缘。这里不再有明确的上下左右之分,四周的景象尽是被拉伸成光带的星辰,每一道光线仿佛凝聚了时间的痕迹,交错着向奇点汇聚。
“少爷,这……这地方怎么连光都歪了?”徐老头站在后方,声音发颤,“咱还要进去吗?再往前我怕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朱棣冷冷扫了徐老头一眼:“闭嘴!有朕在,怕什么?”他转头望向前方深邃的黑暗,目光中透着几分冷峻,“灯六,这便是黑洞的奇点?看上去似乎并非完全无解。”
朱灯六脸色凝重,指着前方逐渐收缩的漩涡:“陛下,我们已接近黑洞的事件视界,光的弯曲是因为引力的极端作用。越靠近奇点,引力越强,时间也会越发扭曲。若我们跨过事件视界,将彻底无法返回。”
“无法返回?”朱棣扬起眉头,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屑,“朕的江山从未退缩于险境,时间与空间又岂能困住朕的大明!”
朱灯六暗自叹气,转而解释道:“陛下,奇点的核心可能隐藏着宇宙的终极规律。《永乐大典》曾记载,‘奇点如锁,时空归心’,这意味着黑洞可能是连接不同时空的枢纽。但踏入其中,我们的存在形态可能会被彻底改变。”
“存在形态?”朱棣冷冷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灯六,难不成你认为朕会变成这奇点中的一颗石子?”
朱灯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低头翻开随身携带的《永乐大典》。书页间的一段文字突然显现:
“万物归奇点,光阴变流沙。若探其秘,须舍自我。”
“陛下,大典提示我们,进入奇点需要舍弃‘自我’,这或许意味着一种超越现有认知的蜕变。”朱灯六缓缓说道,“但这也可能是一场彻底的毁灭。”
朱棣冷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抹深沉的思索:“灯六,朕的大明江山,需要的不是毁灭,而是永续的未来。若这奇点藏着答案,朕便亲手揭开它。”
奇点之中的多维映射。
随着他们继续向奇点靠近,四周的景象变得愈发奇异。时间的流速逐渐扭曲,朱灯六感觉每迈出一步都如同跨越了一个世纪,而朱棣的身影则在扭曲的光线中显得若隐若现。
“少爷!陛下!”徐老头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带着深深的恐惧,“咱们是不是要被压扁了?我感觉腿都抬不起来了!”
“这是引力潮汐力在作用。”朱灯六低声说道,“黑洞附近的引力变化极为剧烈,它会将我们的身体沿着某些方向拉伸,而在其他方向挤压,仿佛被扯成了一条线。”
朱棣冷冷一笑:“朕的意志岂会被这等压力所动摇?灯六,继续带路。”
朱灯六强忍不适,缓步向前。忽然,他注意到四周的书页开始聚集,像是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召唤,逐渐排列成一幅三维的立体画卷。
“这是……”朱灯六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撼,“这是一种多维映射!”
书页排列成的立体画卷展现了一个惊人的景象:一颗正在坍缩的恒星,其核心逐渐形成了一个旋转的黑洞。而黑洞的奇点处,似乎连接着另一片完全不同的空间,那片空间中隐约可见漂浮的文明遗迹与无数光线构成的巨大网络。
朱棣凝视着这幅画卷,目光中透出复杂的情绪:“灯六,这些光线与遗迹是何物?为何如此宏伟?”
“陛下,这可能是三体文明留下的信息通道。”朱灯六指着那片网络,“奇点不仅是毁灭的终点,也是信息传递的枢纽。三体文明可能通过黑洞将信息传送到不同的时空,而这些遗迹便是他们试图与我们沟通的结果。”
黑洞中的倒影与抉择。
就在此时,奇点深处突然涌现出一道强烈的光辉,照亮了整个黑暗空间。光辉中映射出一副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那是一座高悬于星空之上的宫殿,其形制竟与大明皇宫有几分相似,但却被无数星辰包围,显得宏伟而神秘。
“这是……”朱棣瞳孔微缩,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震惊,“为何这宫殿与朕的皇宫如此相像?”
“陛下,这可能是时间倒影的结果。”朱灯六语气低沉,“黑洞的奇点会扭曲时空,甚至可能将未来的某些场景反射到我们的现在。眼前所见,或许是大明未来的某种可能性。”
朱棣的目光变得冷冽:“大明的未来,竟被藏在这奇点之中?灯六,你告诉朕,该如何将其掌握在手中?”
朱灯六沉默片刻,翻开大典的书页,低声念道:
“若渡奇点,则须逆流。命运之河,唯心可定。”
“陛下,大典提示我们,若想揭开奇点的秘密,必须逆流而上。这可能意味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