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乾元年帝后大婚
帝后大婚定在了九月初一。
八月末,皇帝着十二旒冕携文武百官前往太庙。
向天地祖先祭告,告知其将立宋氏女为皇后。
祭文曰:
维乾元二年,岁次庚寅,九月朔,嗣天子李玄胤,敢昭告于皇祖太祖皇帝:
伏以乾道资始,坤德厚载,阴阳和而邦家泰,夫妇正而王化基。朕绍膺鸿绪,临御万邦,思隆内治之规,式重中宫之位。
今有宋氏,族著汴都宋氏,德禀柔嘉,性怀淑慎。端庄有则,动协珩璜之仪;惠敏通情,言符图史之训。朕观其懿范,宜正坤宁,用协成周之化,克昌姒任之休。
谨涓吉辰,祗告宗庙,以宋氏为皇后,俾承宗庙之重,母仪天下之人。冀凭灵佑,永保鸿图,敷锡繁祉,祚我皇家。
尚飨!
皇帝再派正副使节持节携皇后册宝金印,前往坤宁宫宣读册封诏书。
宋观懿早已身着深青祎衣,上绣有五彩十二翟鸟,袖口衣领以正红罗縠所制,配有云龙纹案,她头盘花髻,饰以花十二树,下着蔽膝、青袜、金舄。
衣上除有翟鸟纹饰之外,还配有白玉双佩和玄组双大绶。
司言取册宣读,皇后再拜受册。
册封仪式完毕后,李玄胤携宋观懿前往奉先殿谒庙。
谒文曰:
维乾元年岁次庚寅,神武皇帝与皇后宋氏,祗谒祖宗之灵。伏念皇家洪业,历世重光。朕以眇躬,缵承大宝,幸得贤后辅佐,内治有常。今率皇后,敬陈牲醴,昭告于太庙列祖列宗之前。愿祖宗垂佑,社稷永固,皇图昌隆,福泽绵延。使朕与后能继往开来,致四海之升平,保黎庶之安康。神其鉴之,尚飨。
紧接着,二人需共同前往太极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李玄胤独立高台,宋观懿一步一步朝他走上去。
她身上似有千斤重,这些首饰配件压得她喘不过来,但她必须每一步都走得合乎礼仪,走得坚定无比。
李玄胤先一步朝她伸出手,那双手被宋观懿有力握住。
二人在太极殿前站定俯视着众臣民。
文武百官下跪奏贺。
山呼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夜晚的坤宁宫,红烛摇曳,宋观懿终于脱下了金钗翟衣和沉重的冠冕,得以喘息一阵。
她如今成为了大燕朝顶顶尊贵的女人,心里却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
玉潭欢欣雀跃,“娘娘如今已经是皇后娘娘了!”
“嗯,皇上还没来吗?”
“尚未,想必皇上还有政务要忙。”玉潭一边整理衣物一边回道。宋观懿轻轻叹了口气,坐在榻上。
深宫之中,帝王的恩宠就如同镜花水月般虚幻,如今李玄胤是对她有新鲜感,往后又说不定了。
不多时,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皇上驾到——”
宋观懿赶忙起身迎驾。
李玄胤走进来,见到宋观懿的时候面上的疲惫散去一些。
“臣妾恭迎陛下。”
宋观懿故意端端正正行了个礼。
李玄胤也装得像个正人君子,扶起她。
“梓童以为装正经,今日便逃得掉吗?”
“皇上在说什么呢?”宋观懿牵起他的手,“臣妾才不会当逃兵呢。”
“哦?那你准备怎么迎敌?”
宋观懿后退,拉着他一起。
她退一步,他进一步。
“美人计吃不吃?”
李玄胤挑眉,单手解开扣子,迎上去,步步逼近。
“怎么不吃。”
解完自己的,便伸手去解面前之人的。
宋观懿偏不叫他摸到,快步向后退去,眼波荡漾,那笑容令李玄胤几近失去控制。
多少天没在她身上讨几回了。
“怎么?要投降了?”
宋观懿脱下中衣,内里着一件透明长袍,她眼睛望着李玄胤,手却辗转腰间去触碰那个一碰就掉的结。
“朕虽败犹荣。”
李玄胤向床边走去,扯下帷幔,欺身上前,将缎子解开复而缠上她的双手,放至身后。
“哪有像你一般不着寸缕的将士?”
宋观懿挣扎几下,手腕上泛了红后,娇艳欲滴的小脸略显委屈,更加地叫人把持不住。
“能打胜仗即可,要什么里衣外衣?”
李玄胤回击。
宋观懿到他耳边故意吹了几声,李玄胤双目猩红,一手掐住她下巴,一手按住脖颈,将她的嘴唇送至自己面前,咬了上去。
长夜漫漫,坤宁宫的红烛只摇曳却从未停息过。
门口的宫人换了班,听着殿内抑制不住的声响,也不禁羞红了脸。
翊坤宫同坤宁宫一般亮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