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识好歹
宁辰缓缓回到椅子上坐下,语气依旧十分平静,但他的神情却无比坚定
“朕做不到?”
“太后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看着小皇帝这一副极度自信的模样,陈伯礼先是愣了愣,而后狐疑地问道“陛下真如此自信?”
宁辰再次起身,缓缓走到牢房边,伸出小手勾了勾,陈伯礼犹豫了片刻,还是凑了过来。
宁辰嘴角微微勾起,缓缓道“此案的关键就是你的胞弟陈安……”
片刻后。
听完宁辰的描述,陈伯礼竟再次僵在了原地,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宁辰“真、真没想到!”
“陛、陛下你不过才九岁,竟、竟然能有如此大的力量……”
宁辰笑了笑“现在你总该相信朕了吧?”
陈伯礼点点头,叹息道“相信了,微臣相信了!”
“难怪太后娘娘会败在陛下手中……”
宁辰沉声打断道“时间不多了,陈伯礼,如何抉择,你该给朕一个答案了!”
陈伯礼再次一怔,神情瞬间变得无比复杂。
此时此刻,他已经彻底刷新了对面前这个九岁少帝的认知。
这是一个表面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小孩,但实则城府极深、手段狠辣!
虽然这小皇帝嘴上说自己被诬陷一事不是他谋划的。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自己今日的局面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或许,宋国忠利用许严之死来诬陷自己早就在这小皇帝的预料之中。
他先将自己逼入绝境,而后又施以援手,好让自己真心实意地效忠他。
一念至此,陈伯礼不禁有些后背发凉!
如果自己真的改投这九岁少帝,以他的心思之深沉、手段之毒辣,自己真的能活下去吗?
而且,自己毕竟之前帮太后做了不少事,这小皇帝真的不会清算自己吗?
更重要的是,按照小皇帝的描述,太后虽然被小皇帝压制了,可并没有彻底倒台。
只要太后不死,万一太后重新掌权,那自己岂不是成了背叛太后的人,到时候一定会遭到太后的清算。
而且,因为贪生怕死而背叛他人的行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无数念头瞬间涌入陈伯礼的脑海,竟让他的嘴角不自觉地颤动了起来。
良久,他突然再次抬头看向宁辰,目光突然变得无比坚定“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
“死就死吧,本官早在八年前,就已经死过一次了,那时是太后娘娘将本官从阎王面前拉回来的,本官又怎能背叛太后!”
宁辰皱了皱眉,他想过收服陈伯礼没那么容易,但没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直勾勾地看向陈伯礼,沉声道“你确定考虑清楚了?”
陈伯礼冷哼了一声,转过身去背对着宁辰“要杀便杀,本官考虑清楚了!”
“落到今日下场,是本官自己大意了……”
正说着,宁辰心头莫名地涌上一股失落,当即打断道“陈伯礼,你应该知道,朕不是非要救你不可!”
“就算没有你,朕也有其他办法制衡宋国忠。”
陈伯礼似乎是彻底下定了决心,连语气都有些不屑了“既然如此,陛下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亲自来见本官?”
宁辰叹了口气,随即沉声道“朕亲自来见你,是因为朕想看看,曾经那个率领五百铁骑,夜袭敌营,于万千敌军中直取敌将首级的陈伯礼还在不在!”
“想看看那个违抗先皇十三道金牌,不顾一切也要收复失地,更是豪言‘国之疆域,寸土不让’的陈伯礼是不是彻底死了?”
此言一出,陈伯礼如遭雷击,整个身体不由地浑身一颤。
他并不知道,宁辰早已将他的资料烂记于心。
陈伯礼,自幼文武双修,先帝时期考中进士,后来西南边境战事突起,当时大宁正与大金作战,所以满朝文武都反对出兵西南。
只有时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的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力主出兵,并在朝堂上舌**战群臣。
因此博得先帝赏识,命其为主将率军出击。
但此人做事过于激进,以至于当年西蜀战败后主动求和,可他为了一个弹丸之地,硬是不顾先皇十三道金牌,率军夺回失地。
也因此,他回到朝堂后,便被人弹劾判了死刑。
当时,还是皇后的虞芷汐保住了他的性命,虽然被贬外地,但后来也是虞芷汐一步步将他提拔了上来,这才成就了他如今兵部尚书的身份。
宁辰很确定,这陈伯礼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能当上六部主官的人,有哪个会是废物?
但此人却绝不是一个聪明的官!
也不像赵思文那般擅长揣摩太后心意。
否则以太后对他的信任与重视,又怎可能让赵思文成为太后一党的首脑人物?
宁辰直勾勾地看向陈伯礼,沉声道“陈伯礼!”
“朕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你磨平了曾经的棱角,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但朕知道你是个把忠诚看得很重的人!”
“朕希望你搞清楚,什么是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