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曹操、刘备两雄之命运,竟悉数系于李翊之一言一语
其实,除了曹操有些打不下去了之外,刘备坚持到现在,也感到十分疲惫。
不单单是身心疲惫,而是徐州这几年的积累的钱粮几乎被损耗殆尽。
同时,战争带来的一系列人事任免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都令刘备烦躁不已。
但当听完李翊的分析之后,刘备豁然开朗。
本来咱河南正面就干不赢人河北,现在好不容易坚持了这么久。
一旦曹刘不坚持下去,撤兵了,那军营内士气立马就会崩溃。
社会舆论也将一边倒的倾向于袁绍。
原本此时还在观望的危机也都会集中在一起爆发。
所以,
曹操、刘备根本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两人在坚定完信念之后,纷纷问李翊:
“谁人可往劫粮?”
“即遣徐晃可也!”
李翊对答。
曹操一颔首,接着补充道:
“吾更命于禁辅之,共往劫粮。”
李翊又对刘备说道:
“须也得派重兵看护好我军粮道,勿使绍兵来犯。”
因为曹操这边基本上已经断绝粮草了,刘备这边是主要输入来源。
所以李翊只吩咐刘备要派重兵守候。
刘备从善如流,命张辽、许褚引兵两千,亲自护送粮草至官渡。
……
时值公元200年,九月秋。
曹营于禁,刘营徐晃各领军士千人,去劫袁绍运往官渡前线的粮车。
至官渡以北三十里,一处密林之中。
徐晃、于禁各率精兵五百,伏于林内。
日近黄昏,残阳如血。
徐晃伏于一处高岗之上,远眺官道。
只见袁绍的运粮车队蜿蜒如长蛇,车马辚辚,旌旗招展。
护卫军约莫三千余人,皆披坚执锐,戒备森严。
徐晃蹙起眼眸,抚须沉吟:
“袁军虽众,然行军疲惫,军士散漫。”
“今将至官渡,更生懈怠之意。”
“我军以逸待劳,可击也!”
遂唤于禁前来,共议劫粮之事。
于禁走来,低声在徐晃耳边说道:
“我率两百骑兵,伏于道左。”
“只待令下,便出来接应将军。”
徐晃大喜,曰:
“善!我亲率部众伏于右林中,君可多备火把、硫磺。”
天色渐暗,袁军运粮队行至密林深处。
徐晃见时机一到,把手自肩后一招,大喝一声:
“杀!”
顿时,林中号角齐名,伏兵尽出。
袁军本是疲惫不堪,闻得响动,个个打起精神来。
徐晃一马当先,手持开山大斧,率兵截住去路。
韩猛乃袁绍帐下猛将,见有贼军劫粮,亲自舞刀,飞马来战。
徐晃接住厮杀,身后骑兵,乃是徐州自辽东处购得的战马。
由田豫、赵云亲自训练而成。
铁骑突入阵中,如虎入羊群,左冲右突,袁军大乱。
于禁闻得喊声,趁势领兵自左翼杀出,将粮车周围的人夫一一杀散。
然后天价放起火来,焚烧粮车。
韩猛见粮车着火,又惊又怒,拍马直来赶于禁,大喝:
“贼将休走!”
于禁拍马挺枪迎战,接住韩猛厮杀。
二将战至三十余合,徐晃举斧来助。
韩猛料抵敌不过,拨回马走。
徐晃大叫一声,直取韩猛。
韩猛措手不及,被徐晃一斧劈于马下。
于禁趁势催军,烧尽袁军粮草辎重。
袁军士兵见失了主将,粮车又被烧,一时无措,哭喊奔逃。
黑夜中,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袁绍军大营处,早有哨兵遥望见西北上火起。
正惊疑间,有败军投来,高呼:
“粮车被劫!速速通禀袁公!”
众急入内,备言此事。
袁绍震惊不已,“贼军安敢如此!”
遂命张郃、高览率大军赶去支援,截住大路。
那边徐晃、于禁见火势愈涨,止不住,又听得东南方向人喊马嘶。
便命鸣金收兵,也不追赶袁军将士,各自快速撤出火场。
等张郃、高览到时,正遇着徐晃等众烧粮而回。
二将便催军上前截住厮杀。
徐晃、于禁皆不恋战,只管往南方突围。
混杀一场,徐晃遥指身后火势道:
“不救粮耶?”
张郃、高览闻言,只好弃了徐晃、于禁,赶去救火。
徐晃、于禁趁势突破重围,自回盟军大营去了。
河北兵士急忙救火,各自奔走相告,往河边打水。
待将火势尽数扑灭以后,清点粮数,只保得两辆粮车。
二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地上躺着的韩猛,俱是无言。
许久,高览仰天叹道:
“粮草尽毁,回去如何与主公交代?”
二将本就因丢青州,而成了袁营里的敏感人物。
如今未能救下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