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收虎鸣做义子
既然决定收虎鸣做义子,那么宜早不宜迟。
好让虎鸣的名分早一点确定下来,早一日安心在孙家村生活。
孙山找上杨家村的族老和杨清远这个新任杨地主。
杨族老一听孙山要收虎鸣做义子,想也不想就答应“孙进士,虎鸣有你做义父,是他三生有幸。”
看了看穿着一身小长衫的虎鸣,妥妥地未来秀才形象。
虎鸣这个小子运气真不错,被孙进士看上。
别说父母双亡,就算父母健全,也恨不得把虎鸣推给孙山做干儿子。
那可漳州府第一进士的干儿子,黄阳县“霸总”的干儿子,以后虎鸣会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
孙进士只要手头一漏,虎鸣就能衣食无忧。
当然最重要的是留在孙进士身边,虎鸣很大机会成才。
杨族老认为进士的儿子是进士,虎鸣不是亲生,是认的,那么就算效果减半,虎鸣也很大机会混个举人出生。
再不济秀才出身也比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好。
杨族老好想问孙山还认不认干儿子,要是还想认,他家一堆小子,任君选择。
杨清远听到孙山要收虎鸣做义子,既羡慕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作为义子,虎鸣更能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在孙家这边身边,自己也不用被人骂凉薄。
不是他不想让虎鸣留在杨家村,而是虎鸣是“天煞孤星”命格。
虎鸣未出生前,他们一家子好好的,虎鸣出生后,弟弟和弟媳双双毙命,父亲和母亲也撒手人寰。
杨大郎可不想自己被虎鸣克死。
自己死了就算,虎鸣说不定还会把整个杨家的人都克死。
杨大郎媳妇还特意找人算了算,得出结论果然虎鸣是“六亲不认”之命。
杨大郎实在太害怕了,媳妇也让家里人不准靠近虎鸣。
此时此刻的虎鸣像烫手的山芋,丢掉嘛,他这个大伯还是人吗?
留在家里,他这个大伯命都难保。
正在愁得头发都白之际,虎鸣竟然自己跑路了,跑到孙家这边。
谢天谢地,烫手的山芋终于扔掉了。
杨大郎夫妻假装喊虎鸣回家,喊了一声不回,再也不喊了。
让大家知道不是他们赶走虎鸣,而是虎鸣赖在孙家。
这样往外说,也不关他们的事了。
杨大郎偷偷摸摸地瞄了一眼孙山,心里暗想孙进士到底知不知道虎鸣克亲?
如果不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告诉他。
如果知道,还收虎鸣为义子,留虎鸣在孙家,杨大郎不得不写下一个“服”字。
不过杨大郎倾向孙进士知道虎鸣“命硬克六亲”。
能成为漳州府第一进士,没几分本事怎么行。
而且听杨算命说,整个黄阳县孙进士的命格十分强大。
虎命这种“克亲”之命在孙进士的“天乙贵人”之命根本没看头,孙进士能压得住。
杨大郎笑容满满地说“孙进士,虎鸣能做你的义子,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分。”
杨大郎看了一眼站在孙山后面的虎鸣,怜惜了三秒钟,之后该干嘛继续干嘛。
孙山就知道杨族老和杨大郎不会有意见。
他们赞同,非常好。
于是说到“虎鸣大伯,伯父在去世前分家,清北的那一份,自然留给虎鸣。丑话先言,我现在是虎鸣的义父,先帮他理一理清北的田产。”
顿了顿,继续补充说明“清北留给虎鸣的田产,先放在杨氏宗亲,等虎鸣20岁行冠礼,再交给虎鸣。”
为了防止瓜田李下,孙家不接触虎鸣的财产。
先把它放到宗亲,等长大再交还给虎鸣。
孙家人都知道孙山不会贪虎鸣那一丁点家产,但外人不知道,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孙山干脆让杨氏宗亲保管。
至于虎鸣母亲的嫁妆,少之又少,可以忽略不计。
当初金氏匆忙嫁过来,本身就没带什么嫁妆。
杨大郎一咯噔,想不到孙山竟然大大咧咧地提出这个问题。
杨清北在世并没有分家,杨地主眼看自己不行,立即召集杨氏宗亲确定分家分财一事。
后来虎鸣跑到孙家村生活,杨大郎就当没分家,还一直掌管虎鸣分到的田地。
至于族里,虎鸣都不提出来,他们更不想管。
所以杨大郎几乎都忘记虎鸣还有家产这一件事了。
孙山看了看杨族老,又看了看杨大郎。
想让杨大郎吐出来,是非常艰难,所以必须通过杨氏一族让杨大郎吐出来。
孙山接着说“虎鸣分到的田地,先放到杨氏宗亲那里。等长大再归还虎鸣。虎鸣长大这段时间,田地的收入七成捐给杨氏宗族那里,用来帮扶村里的孤寡鳏独。
虎鸣阿爹生前就很高谢杨家村的帮助,如今去世了,虎鸣想为阿爹做些事,报答杨家村。
至于剩下的三成,就给虎鸣大伯,虎鸣阿爹在世时,经常对我说非常感谢大哥的照顾,虎鸣也想替阿爹好好感谢大伯。”
孙山看着虎鸣问“虎鸣,义父这样的安排,你有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