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本
,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丰墙硗下未必崩也,流行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
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诗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言不先正本而成忧于末也。
虞君问盆成子曰“今工者久而巧,色者老而衰;今人不及壮之时,益积心技之术,以备将衰之色,色者必尽乎老之前,知谋无以异乎幼之时。可好之色,彬彬乎且尽,洋洋乎安托无能之躯哉!故有技者不累身而未尝灭,而色不得以常茂。”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
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首于轸曰“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晋襄公薨,嗣君少,赵宣子相,谓大夫曰“立少君,惧多难,请立雍;雍长,出在秦,秦大,足以为援。”贾季曰“不若公子乐,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翟,翟是以为援。”穆嬴抱太子以呼于庭曰“先君奚罪,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子。”
出朝抱以见宣子曰“恶难也,故欲立长君,长君立而少君壮,难乃至矣。”宣子患之,遂立太子也。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安于曰“无恤不才,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其人能为社稷忍辱。”
异日,智伯与襄子饮,而灌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辱,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智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智伯,漆其首以为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