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 第285章 开头有点硬

第285章 开头有点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本来李恪也是准备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弄。

但马师傅有家传,世世代代都是炼铁炼钢的手艺人。

他说这是民间的办法,不行,要用朝廷的办法。

朝廷的钢更好,这也是马师傅去工部之后,给工部做出的改善。

马师傅的办法是,先让把铁矿石锤成小块。

然后再洗一遍,把上面的泥土洗掉,减少铁水的杂质。

再把煤炭烧制成焦炭,焦炭比木炭和煤炭的温度更高,能减少温度不稳定。

同时还要在生铁水里加入原始的石灰石,还有木炭粉末。

因为木炭粉末也有杂质,石灰石能降低矿石的熔点,让杂质更容易和铁水分离。

让铁水杂质更容易浮现在表面,这样就能省去打铁时候不少麻烦。

其实也是灌钢法,但明显比民间流传的方法更精细。

制作出来的钢也比民间的钢更好。

当初李恪和马师傅聊这些,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工部尚书温大雅不放人。

这些经验,不是家传,都不会轻易说出。

而这些在民间也很难做到,只因为这些比民间的炼钢法更加的麻烦。

朝廷的工部有朝廷出钱,民间不同,他们必须自负盈亏。

这么多中间步骤加在一起,他们一天都练不出一锅钢来。

而且需要的人力大大增加三倍。

李恪不怕,他有蒸汽动力,还有流水线设计。

按照李恪的规划,后面还得在厂区内铺设轨道,让运输铁矿煤矿等等的矿物都不用马车牛车拉。

魏征不懂这些,但魏征看着这些机器,只问了李恪一个问题。

“这么多东西,得花不少钱吧?”

李恪却嘿嘿坏笑,一脸神秘的对魏征说:

“魏师傅,我一文钱不花。”

魏征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多的铁疙瘩,能一文钱不花?

李恪并不打算告诉魏征,自己是怎么做到一文钱不花的,就怕魏征又说教自己。

魏征看李恪只是嘿嘿的神秘坏笑,就是不说,自己也懒得问,转身离开去办自己的事情。

虽然魏征不感兴趣,但是李世民很感兴趣。

根据李世民安插在李恪内部的眼线汇报,蜀王建造的这个厂房,不仅空间很大,而且都是砖石结构。

且里面放着的器械,很像是得到了墨家真传。

不仅奇形怪状,且最小的都有两人高。

李世民看完,都觉得这个逆子是不是什么墨家巨子转世?

而且李世民看眼线的汇报,魏征问蜀王是不是花了很多钱,蜀王说一文钱不花。

弄这么多钢器械,怎么可能一文钱不花?

李世民在汇报的本子上,要求查清楚怎么回事。

看完这个汇报,房玄龄来显德殿见李世民。

“启禀陛下,户部尚书问,这个月李寿的钱怎么还没交到户部。”

李寿就是李世寿,因为必须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才叫李寿。

李世民楞了一下:

“那你去问李寿啊,你问我干嘛?”

李寿当初是因为,靠着卖珍珠,然后把钱交给朝廷,这才让李世民说服裴矩,先拿钱出来垫着征讨梁师都的战争。

这事后来被交给尚书省,但房玄龄来问李世民,这让李世民不明白为什么?

房玄龄扯了扯嘴说:

“陛下,你知不知道上午蜀王去户部打了张主事?”

“知道啊,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吗?”

房玄龄没说话,就是盯着李世民看。

李世民很快也反应过来了,这是裴矩借着这事埋怨李世民。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还不处理蜀王?

李世民想想都觉得好笑,这叫什么事嘛。

但李世民心里也有鬼,张路是自己安排进去的,这事说到底还是李世民的锅。

李世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去怪李恪,虽然没人知道。

李世民不想说这事,就问房玄龄:

“你来就为这事?”

房玄龄听懂了意思,这是赶自己走呢。

“还真有一件和这个相关的大事。

工部尚书温大雅和我抱怨,裁减的工匠太多了,现在没人可用。

请求提高工钱,不然招不到人。”

李世民听得云里雾里的:

“他少人,为什么不招人,反而是提高工钱。”

房玄龄就说了李恪从工部翘人的事情,还不忘把李恪软磨硬泡好几天也说出来。

之前因为房玄龄裁减的厉害,把不少技术好的都裁掉了。

原本工部尚书是觉得,有一个马师傅炼钢也行。

但马师傅后来被撬走,工部尚书就让去找别的人回来。

但马师傅早就提前把自己认识的,工部出来的都拉到了李恪厂房。

要是别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会拒绝,毕竟在工部干活也不需要服徭役。

但现在蜀王给的工钱可不低,一个月两贯钱,包吃住,分房子,人家当然在李恪那里干。

但是在工部,一个月才几百文钱,根本没办法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