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74章 口嫌体正直的第一名

第474章 口嫌体正直的第一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74章 口嫌体正直的第一名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像后来的上市公司盈利大赚,持有股票的股东们除非卖掉股票赚差价,本来都指望利润分红的。

但从企业的角度,盈利都分了的话未来怎么办。

稍微正规的公司都会从盈利中拿一部分做发展资金。

可哪怕让卫东这种从不炒股,也不了解企业运营模式的,好歹在税务系统,就很清楚这套把戏。

赚了钱买车买房都算投资,反正就是不让账面上有多少盈利,散户股东们自然没得分。

企业不光少了利润避税,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起码购置的不动产还能救急。

难不成还能找散户股东们集资救厂啊。

所以资本家的算计,永远都不吃亏。

国营厂其实也有点这个意思,如果盈利做了什么投资,没多少可以上交的,企业反而多点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前是完全有国家兜底,没有破产亏损的概念。

无所谓肯定全部上缴,甚至各厂勒紧裤腰带也要争着贡献,方显成绩。

现在陡然推进商品经济里面翻滚,好像失去了母亲疼爱的心态剧变。

聪明人自然就会琢磨出对策来。

所以各地国营单位拼命建房,修宿舍楼也是基于这种心态变化的反映。

反正都要上缴,不如先拿来给厂里修房,改善大家生活。

长此以往就是老领导说的那种非生产性投资猛增,国家收入锐减的恶性循环。

别人不懂,税务系统后来就很清楚。

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多收税。

国家靠国资保持基本盘,然后是各种税收来填充国库,当然,来钱最快的还是卖地。

让卫东只是不把自己手伸太长,希望这些参与计算机生产的厂家不要破产倒闭,别特么跟着爱克斯电脑做得越多,反而越穷,这时候先留点心眼保证企业活着,才是厂领导对自己这支兵马的责任。

说得比较含蓄,懂的自然懂。

结果人家理解岔了。

跟着整栋楼参观下来,

三四层繁忙热闹的商业氛围,已经有点满是劳保服、中山装、防寒服跟高级写字楼的时空错乱感。

五楼到处都是港方代表带出来的港式白领氛围,则妥妥的有点好像置身海外,或者什么影视剧里的感觉。

就所有人都尽量西装革履,套裙风衣的穿着,洋气得根本不像是在西南内地的城市。

等到了六楼则被整层楼都开敞出来的“大型公司”气派震慑。

这跟在厂区那个面积更大几倍的办公场地都不同,统一的工作制服,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其实就两条线),五台macintosh电脑,十台爱克斯电脑连十四寸黑白电视。

经过简单的培训,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一群接线妹,已经可以用电脑录入每天的销售数据。

爱克斯电脑研发组的软件工程师们,恰恰可以按照让卫东提出那些似懂非懂的要求,给自家企业定制各种甭管有用没用的“商务软件”。

财务、仓储、进销存这些让卫东大概知道的术语,只言片语都能启发软件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的给做出来。

然后财务、出纳、接线妹来使用反馈、调整。

隐隐然已经有种硬件、软件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

看着就在这些电脑周围忙碌的同行。

这谁比得过?

他们是搞出来几十个软件,但了两三年的时间,也基本没有可以真正投入商业应用的实用程序。

基本都是玩家类型的科普程序。

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契合的商业机构来做软件培育啊。

在计算机专家和各行各业实际用户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时代,没有任何电脑基础的用户根本不可能提供任何专业建议。

现在爱克斯电脑这么搞,甚至是把国内软件研发都遥遥领先了。

尤其那位蜀川三线研究所出来的黄姓软件工程师,之前跟中华学习机的研发团队就认识,交流过他想做汉字编辑系统的思路。

现在已经是几乎每周都在改版提升!

拿出来的文字输入软件,已经尽可能在让卫东的认知里接近word。

只恨他一点都不会做表格,不会ppt,完全没法提供建议。

这会儿甚至连港方代表都不太流行“电脑制表机”,所以让卫东更督促大家要提前搞出来:“这次去平京,我已经顺便收购了ibm在大中华区的代理权,老黄你牵头,准备几个人申请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下次跟我过去和ibm的工程师过过招。”

其实都有点宅男属性的电脑工程师们惊悚又惊喜,他们既然捣鼓编程,多少都有英语底子。

连声说好。

这更加刺激学习机团队,基本确定无误的要合并进来。

又不是行政、所有权上的归属,纯粹是商业共同体,这词儿还是让卫东从经委学来的呢。

当场就有人从自己随身不离手的包里,拿出个怪模怪样的连接卡,可以接到macintosh电脑上,爱克斯电脑为了省钱,省掉了很多接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