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 第910章高阳三计定河西!

第910章高阳三计定河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武曌指尖扣响石桌,身子前倾的道,“高相,朕该如何断匈奴一臂?”

高天龙盯着高阳那张淡然的脸,多年的直觉告诉他。

匈奴这次,怕是要完!

“绿萝,取竹纸来!”

高阳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朝一旁的绿萝吩咐道。

绿萝一愣,紧接着立刻前去。

武曌目光不解的扫向高阳,但却静静等待。

她深知高阳秉性,他这样做定然是有自己的道理!

很快。

一张竹纸取来,上官婉儿则亲自给高阳研墨。

“多谢。”

高阳说了一声,随后便提起毛笔,大开大合的在竹纸上落笔。

武曌凤眸看去,有些呆愣。

上官婉儿,高天龙等人,也满脸吃惊之色。

因为随着高阳手中毛笔的挥动,一张极为恢弘的地图,也随之展现……

武曌一脸愕然。

高阳,竟是作图?

并且瞧这样子,这似乎还是河西之地的地图。

高天龙皱眉,武曌能看出来,他一介武将自然更能看出来。

要知行军打仗,若是有一张极为精密的地图相助,那简直事半功倍。

但地图岂有那么好画?

高阳当初画燧发枪的图纸,他也见过,那也就比他高天龙画图强上一点。

高天龙眉头蹙紧,看向高阳的目光有些担忧。

但伴随着地图的展开。

高天龙眼睛瞪大,直接傻了眼。

他如见了鬼一般,满脸不可思议。

“这……这地图,说句不要脸的话,这竟只比他高天龙弱上那么一丢丢!”

高天龙眼睛瞪大,这简直比他军中的地图,还要精密数十倍。

武曌也瞪大了眼,一双凤眸惊疑不定。

众人全都齐齐盯着石桌上的竹纸,又时不时的看向高阳,如见了鬼一般。

高阳置若无人,继续落笔。

河西之地,一条条山脉,一条条河流走向,全都呈现在他的脑海。

这是自第一战,高阳便令河西斥候打探出来的,再加上他的所见所闻,刻入脑子深处的地图!

半晌后。

高阳长舒一口气,停下了笔。

众人看去,自大乾雁门关再到沧澜山,琅琊王城,镇岳王城的一条条山脉,以及河流走向,全都清清楚楚。

“高卿,这是何意?”武曌凤眸看向高阳,出声问道。

虽说这地图极为珍贵,但他们说的不是断匈奴之臂,立大乾之威吗?

高阳迎着武曌的声音,伸手指着地图道,“陛下,在臣的设想中,要断匈奴之臂,需分三计,分别是——筑墙锁喉,屯田剜肉,通婚蚀骨!”

此话一出。

武曌瞳孔一缩,心中骤惊。

她重复的出声道“筑墙锁喉,屯田剜肉,通婚蚀骨!”

“这一听,就甚合朕意啊!高相,你快往下说说。”

武曌颇为兴奋,等待着高阳的下文。

刷刷刷!

上官婉儿,高天龙等人也齐齐看向高阳。

高阳手指指着沧澜山一带的山脉,缓缓开口道,“臣这第一计,便是筑墙锁喉!”

“陛下请看,河西走廊形如细腰,南北山脉夹峙,最窄处仅二十里,这完全可打造一条长约几十里的铁脊,屹立在河西要地,以绝匈奴骑兵!”

武曌闻言,目光扫向地图之上。

随着高阳手指滑动,一条河西要道,也展现在武曌眼前。

若在此屹立一条长城……

武曌目光闪烁,颇为动心。

高阳声音响起“我大乾“蒸土法”技术成熟,可以此法夯筑高墙,不必太高,墙基宽五丈,顶宽三丈,高八尺便足矣,这样一来,长城外坡陡立如削,内坡缓置马道——看似十分低矮,却有大用,可阻匈奴战马!”

“继而,每隔五里设“品字形”战台,可屯兵三十,内置“地听瓮”,若匈奴万骑奔腾,骑兵未至,声震已传百里!

高天龙眸子闪烁,拳心不自觉攥紧。

“这长城绵延,贯穿河西要道,匈奴人可翻过,但战马却过不来!”

“换而言之,这道河西之脊,防的就是匈奴战马!”

“若匈奴舍弃战马,强行翻过,前来劫掠,那便丧失了匈奴人最大的优势,机动性!”

“没了速度,如何劫掠?并且每隔五里,便可设烽燧,囤五千斤柴草!一旦发现匈奴行踪,届时烽火台上,狼烟滚滚,我大乾铁骑自雁门关杀入河西之地,只需三日!”

“匈奴人,如何逃?”

高阳轻笑道,那声音虽极为淡然,却在众人心头,掀起一阵惊愕。

匈奴人以往劫掠大乾,所凭借的就是骑兵的灵活性。

他们悄无声息自边郡杀入大乾,劫掠一番,等消息传到朝廷,各郡动兵前来,匈奴人早就满载而归,回了王庭。

骑兵与速度,是匈奴最强的优势!

但若修筑长城,以蒸土法垒起一条贯穿河西要道的长城。

匈奴人可翻过,但战马如何是好?

其实修筑长城,以防匈奴,这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