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玉坠
第59章芙蓉玉坠
今日阳光正好,宋昭踏出殿门时,脸上那抹红晕已如晨露般消散无踪。金灿灿的暖阳照在她清冷的侧脸上,将方才殿内的那一丝慌乱尽数掩藏。她微微眯起眼,抬手整了整官袍领口,闻到衣袖间龙涎香的味道时顿了顿。起初她不明白陛下身上为何有那般浓烈的熏香,直到刚刚,她在研磨时,察觉到一股若有似无的药味。
永庆帝在服药,却无一人知晓他身体有恙。宋昭将此事埋在心底,打起精神办差。
永庆帝反复无常,实难揣测他的心意。初次觐见时先冷后暖,转头在偏殿拿鸩酒要她死,又在太子寝殿时以父亲辖制她,刚刚还拿婚约试探她的心意…经过这几次,她已然明白了伴君如伴虎的真谛,如今唯有做好宋晏,才能安然无虞,父亲之事也能有所转圜。
殿门外候着几十位官员,看官服应是六部中人。廊下的路公公见宋昭出来,一甩拂尘道:“宣大理寺卿、皇城司使觐见。”宋昭闪身退到一旁,感激地冲路公公颔首示意。陛下只说让她唤殿外的人进去,却未说哪几个,她当时脸红心跳也忘记了问上一嘴,往后断不可如此鲁务行事!
路公公温和地对她道:“世子累了吧?偏殿是御茶房,世子可愿帮老奴看着火候?待大人们议完事,陛下正好得用。”这是提点她不能旁听陛下议事。
宋昭忙应下,又细细问了几句陛下对茶水茶叶的喜好,便来到茶水间。御茶房比想象中宽敞,四壁皆是檀木架子,上面整齐摆放着各式茶罐。中央三张红木长案,几名宫女正低头碾茶,听见脚步声,纷纷停下动作行礼。茶炉旁几名宫女小心看着火,炉上的水汽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
一个年约三十的宫女从茶炉旁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柄银制茶匙,眼神锐利如刀。
“可是宋世子?"她声音清冷,有股说不出的寒意,“奴婢方菱,在这御茶房已有十年。”
宋昭不着痕迹地打量她。女子身量不高,一袭靛青宫装洗得发白,袖口处绣着几片竹叶,已经有些脱线。她面容称不上美丽,但眉宇间那股沉静气质却让人难以忽视。
“方姑姑好,"宋昭唇角微扬,拱手施礼:“宋晏初来乍到,还需姑姑多多提点才是。”
方菱身子微微一僵,转身避开宋晏的礼,随即恭敬地福了福身,“世子折煞奴婢了,御茶房规矩多,若有怠慢之处,还望世子海涵。”她今日收到延总管的吩咐,道是御前行走的忠勇侯世子往后会在茶房小憩。原以为是个跋扈的主,没想到这般彬彬有礼。“世子想必是累了,窗下有张胡床,世子自行便是。”宋昭道了声谢,目光扫过那张铺着锦缎的胡床上,指尖拎着衣袖道:“方姑姑,少虞不懂御茶房规矩,还需姑姑指点一二,免得失了礼数。”方菱打量了一眼宋昭,转身指向那些橱柜:“左边第一个柜子里是陛下专用的茶具,每日需用山泉水清洗三遍,再用丝绸擦干。第二个柜子里是各地进贡的茶叶,按季节和时辰不同,陛下饮用的茶也不同。”“现在是辰时,陛下刚下早朝,需要提神醒脑的茶。“方菱边说边从第二个柜子中取出一个青瓷罐,“这是云栖雀舌,应以竹露烹之,水温也要控制好,过热则苦涩,过凉则香气不显。”
“御前无小事。一壶茶可以让人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人身首异处。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眼睛和嘴巴。不该看的别看,不该问的别问。”宋昭深深望了她一眼。但见她头也未抬,熟练地取茶洗茶……动作行云流水,煞是好看。
房内静谧异常,只有水流声和茶炉中炭火轻微的噼啪声。“世子尝尝?”
宋昭捧起茶盏,一股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像是春日里最鲜嫩的绿叶在阳光下舒展的气息,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好香。"她由衷赞叹。
方菱难得露出一丝笑意:“这是陛下最爱的味道。茶如人生,过犹不及。”宋昭放下茶盏,郑重朝方菱施礼:“少虞记下了,多谢姑姑提点。”手臂却被方菱伸手拦下,“世子不必如此客气,往后在御前行走,常会遇到今日之景,难不成世子要奴婢日日向世子回礼?”“延总管吩咐过奴婢,那张胡床是专门为世子所设,世子尽管去休息便是,若有召唤,再唤世子不迟。”
宋昭见她言语诚恳,只好从善如流地躺在了胡床上,宫女随即拿了一张薄毯盖在她身上。
房内暖意融融,她一夜没睡,又在太极殿里紧绷着神经不敢放松,耳边听着流水声,模模糊糊睡了过去。
她不敢熟睡,留意着御书房的动静。
听到脚步声,便睁开了眼。小憩了一会,她精神了许多。方菱姑姑冲她点了点头,她便领着两个宫女,端着茶水进了御书房。殿内外已没有了官员候着,想必议完了事。永庆帝坐在御案后,手中拿着奏折批阅,看不出喜怒。“陛下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宋昭将茶放在案前,退至一旁。
永庆帝抬眸看了一眼宋昭,抿了一口茶道:“今日茶房是谁当值?”“回陛下,是方菱姑姑。"宋昭回道。
永庆帝点点头,“宋卿啊,听闻你在南州最爱听曲,可曾听过《还君明珠》,且说来听听。”
宋昭顿时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