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 第461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25)

第461章 二婚家庭里的炮灰女儿(25)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要选择一个时间来京城旅行,那必须是秋天。

春天风沙太大,夏天酷暑熬人,冬天过于寒冷。

只有秋天,温度适中,天高云淡,就连空气都是通透的,透着一股子爽快劲。

虽然耽误了点时间,元初和姥姥姥爷还是在京郊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颜炳强和杨凤兰之前都有点心脑血管疾病,剧情里他们先后去世,都是因为这个,元初帮他们调理好了,现在,他们的身体素质好得出奇。虽然平时不运动,但是耐力极佳。让很多来爬山的小年轻都羡慕不已。

登高望远,看着远处山峦叠嶂,看着红橙黄绿的色彩在远山交织,听着人们在或近或远的地方发出的吼声,听着山谷传来的回音,颜炳强和杨凤兰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感觉心胸都开阔了起来,整个人都畅快极了。

当天,他们没有回去,在山脚下找了个农家乐住下,吃了一顿柴火灶做的食物。

颜炳强和杨凤兰酷爱那种大颗粒的棒碴粥。这玩意用普通燃气灶几乎熬不烂,用高压锅做出来的不好吃,就得用柴火灶熬。

俩人一边喝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忆当年。

元初一家坐的是小桌,隔壁还有个大圆桌,也坐满了人,是来搞聚会的中老年团,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身材匀称,饭前几乎每人一粒降糖药,吃完了才能放心吃饭。

他们也跟颜炳强和杨凤兰一样,酷爱农家饭的柴火气,最爱棒碴粥。听到颜炳强和杨凤兰跟他们爱好一样,还隔空跟他们闲聊了起来。

颜炳强和杨凤兰一听他们的声音就激动了,对着其中一位长了个寿星额头的中年人说:“您是不是苏老师?”

“您要是问我是不是苏念生,那我是。”

杨凤兰站了起来,激动不已,“哎呀!真是苏老师,我最喜欢听您主持的节目,每期都听。我就听您的节目了解人生百态呢!”

苏念生也笑着站了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脑门,还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我遇到听众啦,缘分哈。”

他的同伴们都笑,“没想到苏老师还有粉丝,合影,必须合影。这事够老苏吹半年的。周末出去爬山,巧遇粉丝,合影留念。”

苏念生笑哈哈的:“半年哪够,我最起码得吹一年。”

元初从包里拿出相机,“我来拍吧。”

她平时不听广播,对声音和人名都不够敏锐,刚刚系统跟她讲,这位是京城广播电台有名的晚间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很接地气,主持风格非常平和亲民,听众广泛。受众群体年龄偏大,基本上四十岁起步。

现场看,人也非常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是那种真正的随和,不是装出来的。

杨凤兰和颜炳强有很重的外地口音,他们也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轻视。一群人连饭都先放下了,坐到旁边的沙发上嘻嘻哈哈地合影留念。

他们会认真倾听颜炳强和杨凤兰说的话,会询问一些他们老家的情况,还会说说自己的经历。

苏念生68年就去了黑省建设兵团,在那里待了9年,77年才返京。他对农村生活非常了解,跟颜炳强和杨凤兰都有话聊。

除了苏念生,还有在央广等媒体工作的,有广告公司老板。

元初一边咔咔拍照,一边跟系统说:“这是传媒人的聚会,也是插队知青的聚会,是团结的聚会,胜利的聚会。”

系统自然而然地接道:“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聚会。”

苏念生还询问杨凤兰和颜炳强对他的节目有什么意见,俩人纷纷摆手,“没有没有,您的节目已经是最好的了。”

夸得苏老师脸都红了。他给元初留了个电子邮箱地址:“照片发到这个邮箱里。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给我发邮件。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小事,也可以找我。别太大,太大了我也解决不了。”

元初记下邮箱,笑着跟他说:“您放心吧,我们遇上的最大的事大概就是今天,我姥姥姥爷见到偶像了。”

苏念生问她:“你们是来旅游的,还是在京城长住啊?”

“长住的。周末出来逛逛。”

“那你们以后遇到偶像的机会多了去了,我这样的都不算什么。我跟你们说,咱京城别的不多,名人多、大官多,院士都有坐地铁的、骑自行车的,说不定你们走在路上就能碰到了。没事多出来走走、逛逛。”

苏念生这一队人,还有一位社会活动家,逮谁跟谁做宣传,这会儿看他们这个“小型粉丝见面会”搞得差不多了,就邀请元初他们有空参加她组织的活动,元初也留了她的网址,表示会关注她发出来的活动通知。

晚上回到房间,杨凤兰和颜炳强还挺激动,跟元初说:“没想到苏老师这么随和,这么好说话。”

“苏老师是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经历的事多了,不是那种浅薄的人,自然知道真诚才是最好的社交态度。”

晚上,杨凤兰和元初睡一间房。出门在外,她还是担心元初一个人睡会不安全。

早上被她搭救的小女孩的妈妈又打电话过来。

这位妈妈在早上接到孩子以后就给元初打电话了,千恩万谢,约元初见面表达谢意,元初都拒绝了,“举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