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吞面(一)
的!”
张大郎咕咚咕咚将碗里的汤底又喝了几口,这才稍稍有些餮足地抬头,继续听着旁人的话语。
……
黎书禾还在桌案前忙碌着,一手擀着面皮,一手又要拿笊篱将锅里的竹升面和云吞捞起。
还要时不时招呼着眼前的食客,收了银子又要将做好的云吞面送过去。
当真是一人能抵三人用。
她听着周遭的议论声,手里的活却是不曾停下。
俏丽的脸在这升起的白雾中若隐若现。
她莫名其妙地穿来了这大胤朝已有多年,自小和她阿娘卢氏相依为命。
也亏得她来大胤朝之前做着美食博主的工作,这才会做许多新奇的吃食,让她和她阿娘得以活了下去。
说起来这大胤朝的物种颇丰,不仅包含了玉米、红薯等饱腹之物,还有草莓、葡萄、哈密瓜等等新鲜的水果。除却没有辣椒等极个别调味类的蔬菜,基本上现代有的蔬果品种,这儿都有。
黎书禾得知后不由在心中感叹,这大胤朝的种植官定是个不爱吃辣的!
又说到当今圣人,估摸着是个只管推广种植,未曾研究过吃法的。虽俨然已将铁锅炒菜等普及于世,却从未有流传过什么菜谱。不少大胤人便胡乱搭配乱炖,品种虽多,烧制出来菜肴的味道却有些奇怪。
黎书禾初来乍到,占了个“新”和“巧”,做出的菜肴颇受当地百姓喜欢,勉强可以维持她和卢氏的温饱。
然而前段时日,卢氏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了。
临终前将她托付给了自个儿的亲哥哥卢方,黎书禾这才奔赴千里,从吴州辗转来了这长安城。
长安城比起吴州府当真是热闹许多,但于吃食上却也好不了多少。
黎书禾只不过腌制了几道小菜,又教会了舅舅一手云吞面,就直接让默默无闻十几年的“卢记食肆”一跃成为这宣平坊顶流。
……
大约过了巳时一刻,来往的食客已然少了许多。
黎书禾将脏污的碗筷一摞,抱着木盆就到了后院准备清洗。
舅母也正将手中清洗好的衣物晾干,见着她又忙活起来了,不由感慨了两句:“你那两个表兄平日里都在书院念书,要是没有你,我和你阿舅两个人还真的忙活不过来。”
“哪有的事,只不过做些顺手的事罢了。”黎书禾笑着应道。
“哪里是顺手的事,你看这食肆的生意也一日日的好起来了,这可都是你的功劳!”
面对舅母的赞扬,黎书禾连连摆手,又说了一通客套话,就见着吴氏往屋里走去。
屋子里。
卢方压了一早上的面团,早已是满头大汗,正坐下来喝口热茶,就见着自家媳妇满脸愁苦地进来了。
“怎么了这是?”
吴氏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着账:“还不是你那两宝贝儿子,读书哪哪都要花银子。虽说咱们这食肆的生意现下好了一些,可那纸墨都是金子做的,实在是供不起了!”
卢方一听,也是跟着重重地叹了口气。
当初他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这才想着一定要让两个儿子识字念书,咬着牙也要将两人送去书院,让他们日后好长些本事,可以出人头地。
吴氏又道:“还有禾娘年龄也不小了,咱们也要相看起来了,得给她说门好亲事,就是这嫁妆……”
卢方听罢手里的茶杯捏得愈发紧了些。
要嫁人还得给备嫁妆,就他们现在这个处境,哪还有余钱给禾娘备嫁妆的?
“咱们两个能省一点是一点吧。”卢方说道,又补了一句,“可别让禾娘知道了,那孩子自小没有阿耶,现下月婉又走了,我怕她到时候心里会多想。”
吴氏嗔了他一声:“我晓得的,哪能让小孩子知道这些。”
两人又念叨了几句,这才又继续地忙活各自手里的事情去了。
谁也不知道这屋子的隔音效果实在太差,门外的黎书禾将里头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自己倒是成了舅舅一家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