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强征暴敛
辅国将军与肖皇后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快。
是他们觉得,沈墨轩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
他们之所以忌惮李原,除了他的战功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李原善战的名声。
大梁百姓太需要英雄了,而李原两次大败铁勒,在民间名声极大。
现在甚至有传闻,有的地方都要为李原修庙了。
这次李原大破乌林部的消息传出去,他的名声只会更盛。
李原名声大,这对朝廷的勋贵与后党却是极为不利的。
李原的名声越大,越是彰显勋贵与后党的无能。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毁了李原在民众间的名望。
所以左相与勋贵也曾派人在民间造谣。
说李原此人狼子野心,图谋不轨,资源虽是没少投入,但效果却是不大。
因为李原从未在民间作恶,所有事情都是捕风捉影,你根本就抓不到什么确实的把柄。
即便是最善于左右舆论的左相,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这一次则是不同。
即便这送女子去北蛮的条件是朝廷答应的。
而强征民女的事情,是沈墨轩去干的。
只要李原答应护送,那这整件事的屎盆子就都可以扣到他的头上。
因为你李原作为大梁英雄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不能有一点瑕疵。
只要李原被这件事捆绑,各种攻击的论调就会立刻出现。
比如,什么善战的青原伯?
还不是要押送着我大梁的姐妹,去给那北蛮人淫乐吗,此人根本就不配当我大梁的英雄!
这种论调便会源源不断的出来。
但李原又无法反驳。
毕竟以前的事情是捕风捉影,但这一次却是实打实的。
到时候,左相与手下定会全力操弄舆论,将李原贬的是一文不值。
可以预见,此事若是成功。
这位大梁英雄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
这样的话,他对后党与勋贵的威胁,也会减少很多。
更何况,这次拉着李原一起下水的是沈墨轩,左相的门生。
这等于是左相的文官集团与李原的名声一起被污。
这么好的事情,郑天雄与肖皇后怎么会不答应呢。
比起得意的勋贵与后党。
此时最郁闷的,当属老侯爷赵明远了。
李原阵斩乌林汗,其实按大梁的功绩算,足以晋级侯爵。
老侯爷也想过,在朝堂上推动晋爵,必会阻力重重,却是没想到最终是这个结果。
勋贵,后党与左相,三方联手,定要污了李原的名声才肯让他晋爵。
这让老侯爷是又气又恼。
但他一个已经致仕的老臣,又能如何。
只能是写信,尽快将此事告知李原。
今日这宣德殿上的办事效率出奇的快。
李原晋爵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朝廷依旧是派出了兵部侍郎李秉孝与一位紫衣太监,去青原宣读圣旨。
只不过这一次,老侯爷并未随行。
赵明远心中有愧,觉得是自己原因没有把李原晋爵的事情办好,有些无颜去见李原。
而且这一次,朝廷还特意让李秉孝给李原带话,晋升侯爵,李原不必入京谢恩。
毕竟上一次,李原在上京城外摆下的铁骑大阵,让朝中诸公很是心惊胆战。
也许是辅国将军与后党,也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过分。
万一李原带着兵马进京,真发起了脾气,他们也很难办。
事情商议完毕,这朝议也就散了,各自都回去做自己的事情。
肖皇后派太监,到馆驿通知铁勒使臣巴和泰。
二十天之内,大梁定会将铁勒人索要的钱粮商货运到铁匣关。
希望铁勒人能先行退兵。
而铁勒索要的三千名女子,则需要一个半月之后,从北川道赤水河方向送出关外,再由铁勒人接收。
铁勒使臣巴和泰也没说什么。
毕竟铁勒大军,仅仅是在铁匣关外转一圈。
就能收获到这么多物资,自己这已算是大功一件了,回到铁勒必会受到大汗的赏赐。
巴和泰的嘴角微翘,看来这大梁果然是孱弱无比。
忽然,他又想起了乌林部的那上百颗脑袋。
眼神又变得阴郁,大梁也就那北川道的青原侯难缠。
自己定要提醒大汗多加小心。
他忽然想起,梁人说一个半月之后,那三千名女子从北川道出关。
等一下,那不就是青原侯李原的辖区吗!
巴和泰猛然一惊。
梁人这是什么意思,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不提这满心疑惑的铁勒使臣。
此时,辅国将军的麾下,负责征收钱粮的郡府兵。
已经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扑向了上京周边的各个州县。
他们每到一地,先派人张贴告示,宣布此地将要征收【退敌捐】
那要退的敌人,自然就是铁匣关外的铁勒人。
这些郡府兵,先是大肆宣讲一番铁勒人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