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蚕礼
第93章亲蚕礼
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事。
这是大唐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亲蚕礼,当然,也是因为刚刚有了第一位皇后。亲蚕之礼始于周代,所谓女织男耕,桑麻满圃,故而从有周礼以来,都是皇后亲蚕,皇帝亲耕,以示劝课农桑之意,并向上天祈祷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天还没亮,皇后就已经起身,由着众宫人们为她穿戴鞠衣。皇后服有祎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
祎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翠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脯领。蔽膝随裳色,以鲰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皇后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
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舄随衣色。皇后亲蚕则服之。钿钗礼衣:十二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皇后宴见宾客则服之。
去岁的祎衣做的仓促,长孙嫣一直深以为憾,这次的鞠衣,长孙嫣早半年就在命尚服局准备了,取自《周礼·天官·内司服》模仿桑叶初生的浅黄色调,定以黄罗为主,绣以十二树小花纹样,大襟右衽,十分宽大,层层叠叠的套在长孙嫣身上,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套好。
她转过身,问自己的丈夫:“我这一身怎么样?”李世民倚在床边,含笑看着妻子:“好看!”“还得是我们家嫣儿撑得起这衣裳呢,换个别人来,都要被衣裳压没了,合该我们嫣儿要做皇后的!”
长孙嫣被哄高兴了,低下头让宫人们为她戴上花钗冠。李世民给自己找了个空儿,坐在妻子旁边观赏着:“你放心,三天前我已经去北郊看过了,先蚕坛修的很壮观,你要休息的大次也搭好了,我怕你冷,叫他们备好了炭火熏笼,给你弄得暖暖和和的,祭礼全程我都叫他们演练了一遍,保证出不了一点岔子,这会儿太官署应该已经在宰牛杀羊,预备祭品了。”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正式祭祀活动,太常寺上下都非常重视。长孙嫣知道他去过北郊,笑道:“原来你是去看祭坛去了,我还说你去北郊做什么呢,国家初立,百废待兴,一切从简就是了,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李世民帮妻子扶着花钗冠,方便宫人给她佩戴两博鬓:“我那不是想着,当初给你办的册封礼有点仓促了嘛,这次亲蚕礼怎么也要大办一下,你放心,这次排场绝对够大。”
他已经活成妻子肚子里的蛔虫了,对于妻子的心口不一完全拿捏了。长孙嫣心里高兴,也不说,只是问道:“那你的亲耕礼什么时候办呢?咱们俩一起,才有男耕女织的意思呢。”
李世民想了想,叹了口气:“等等老头子吧。”他对于亲爹的情绪很复杂,孝悌是国家伦常,也是封建阶级统治者维护阶级的重要工具,他已经干了不孝不悌的事情了,还是希望能稍微挽回一下形象。所以亲爹还活着的时候,他一切行事都想低调一点,登基典礼是简单的,亲耕礼也尽量晚两年办,加上个人感情在这里,他还是希望对阿耶好点,让他安度晚年。
但另一方面,他也警惕父亲曾经的权力和权术,盼望着父亲因为失权失子而郁郁寡欢,能顺其自然的抑郁去世。
长孙嫣自然跟丈夫是一个想法,可惜天不遂人愿:“昨日太极宫来报,鲁才人有孕了。”
李世民无语了:“他倒是真有兴致。”
那可不是嘛,你杀了他俩儿子,人家不得尽快生回来嘛。宫中鼓响三次,已经三严,内外命妇已经在宫门口列队站好,宫人们各就各位,内仆令备好车马,一切就绪。
六尚女官齐齐到丽正殿跪拜逢迎,请皇后亲临亲蚕礼。皇后也已经穿戴整齐,最后向皇帝展示一遍:“怎么样?”皇帝猛猛点头:“太有气势了,太威严了,这才是母仪天下呢!"他最知道妻子爱听什么话了。
他朝妻子伸手:“我扶你出殿吧。”
长孙嫣立马拒绝:“不要,你跟我出去,她们就要先向你行礼了。”好吧,老婆的面子比天大,李世民只能嘱咐女官们:“好好服侍皇后。女官们连忙应诺,扶着皇后走到殿前,朝露扬声称皇后外办,内外命妇们立刻俯首跪拜。
内命妇为首的依旧是曾经的万贵妃,如今的楚国太妃,加封太妃的圣旨总算赶在亲蚕礼的前一天走完流程下发,不然新帝的皇后亲蚕,率领的是太上皇的贵妃,也不合适。
几位太妃之后,就是皇后请旨册封的几位妃嫔。唐制: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代御妻。自馀六尚,分典乘舆服御,皆有员次。长孙嫣依照入府的顺序,年龄,子嗣情况等等册封了四妃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封了几个充数,宝林、御女、采女暂且还没有,也算给大家都上了编制。
为首的是大韦氏,虽然入府晚了些,又无子,但毕竞年龄最长,又抚养着两位公主,其中还有长女襄城公主,因此册封为贵妃。她领着众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