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儿
第98章好大儿
皇后翘首以盼了一个月,一直到年底,也没有等到母亲再次请求入宫的折子。
皇后想下旨传召母亲,但想来想去,又下不去面子。皇帝看着妻子坐立难安的样子,忍不住想笑:“要不我下旨召岳母入宫,就说我想丈母娘了?”
喜提老婆一个白眼,哪有用这种理由的。
皇帝没辙了,在显德殿的书房把左右屏退,跟内兄把前情一讲,长孙无忌瞪大眼睛:"我娘怎么这么糊涂呢?”
李世民不爱听:“岳母就是耳根子软,哪里糊涂了,当初晋阳起兵前我送嫣儿回你家,岳母还跟我说,要是大事不成,我可以带着嫣儿去岭南投奔舅舅呢。无忌咂舌:“原来以前也糊涂。”
皇帝忍不了了,追着内兄踹:“你那时候跟个大傻子似的还好意思说!”早起挨了妻子两脚,现在还到内兄身上了,舒坦。他揪着内兄的耳朵嘱咐:“你跟岳母好好说说,亲母女哪有隔夜仇,嫣儿也没有怨她,年底宫里事情多,皇后也忙,你叫她务必递折子进宫住几天,陪陪皇后,求官的话就别说了,私底下跟我说就成了。”长孙无忌啧了一声:“你放心吧,我说我娘去。”没多久,齐国公府就递了折子进来,皇后欢天喜地的接了母亲进来。这次高夫人提前被儿子叼了一顿,不敢乱讲话了,一心照顾女儿。到了年底,各地官员都要入京叙职,利州都督李孝常虽然没有在叙职之列,但也借故入京。
李孝常此人,是太上皇李渊的族弟,早已经出了五服,以前也无来往,之所以能位列宗室,是因为他有大功一件。
当年他曾经任隋华阴令,掌握永丰仓,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时,他将永丰仓献给李渊,而后李渊登基,就将他册封为义安郡王,任利州都督。也因为这一桩功劳,李世民登基后给各宗室郡王削爵之时,并没有削掉李孝常的郡王爵位。
但这显然收获不了李孝常的忠心,因为其子义宗,坐劫盗被诛。今天也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北监门将军长孙安业又度过了他斗鸡走犬、游手好闲的一天。
他是皇后的异母兄长,还曾经将皇后赶出家过,这种事情上峰和下属们都知道。
虽然皇帝刚登基就升了他的官,但给皇后父亲追赠齐王爵位的时候也明旨下来,由其少子,也就是皇后的同母兄长孙无忌袭爵,继承长孙家的宗祠家庙。众人一琢磨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毕竞是皇后的继兄,要是做太低的官,皇后的面上无光,但也不能给任何实际的好处。于是众人很默契的将他架空,什么事情也不给他做,自然了,他成天喝酒耍钱不值班的时候,大家也不管。
如果长孙安业能这样心安理得的摆烂一生,那其实也不错,偏偏他心中总有怨怼。
这日他还没回家,迎面走来一个人:“利州都督李孝常,拜见齐国公!”长孙安业胸口一堵,怒道:“你拜错家门了,这里没有齐国公,你得去通化坊里,拜那占了半个坊市的大宅子去!”李孝常摇头道:“下官可没有拜错,您是齐王的长子,就该继承齐王的爵位家庙才是。”
长孙安业哼了一声:“今上自己都是个纲常不分之人,你指望他懂这个?”李孝常见状,便知有戏,将长孙安业引到一旁,低声道:“下官等欲拨乱反正,迎太上皇出宫,只差长孙大人一臂之力,届时您有了从龙之功,还怕这国公爵位到不了您手里吗?”
长孙安业一想,可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他继弟不就是因为当初在玄武门时有从龙之功,才能这样风光,他长孙无忌可以,自己为什么不行?长孙安业打定主意,还有了个新主意,向李孝常引荐道:“还有个人,也能为咱们所用。”
最近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特别勤奋,每天按时点卯按时巡逻,一点懒都不偷的,不仅如此,他还主动申请去看守玄武门。事出反常必有妖,他的同僚们心知肚明,有鸡贼一些的,甚至于悄悄去齐国公府上告密。
长孙无忌亲自接见来人,赏了一笔钱,请他帮忙监督自己的继兄,来人欢天喜地的走了。
不过长孙无忌要是今天才知道继兄的小算盘,也就白当这个宰相了。事实上,从李孝常踏入长安,试图与太极宫通信的那一刻,他就收到消息了。
然而,当两人登上族叔长孙顺德府邸的时候,饶是胸有成竹如长孙无忌,也有些坐不住了。
长孙顺德接待了李孝常和长孙安业,却也有自己的盘算:“当年晋阳起兵之时,太上皇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太上皇身陷宫闱,我原不该坐视不理,可是当年我被征兵役逃亡之时,是当年的二公子,如今的陛下收留了我,这更是一机大恩。”
他沉吟片刻,一脸为难:“这样吧,您二位今日所谋之事,我一概不知,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力所能及之处,也一定帮忙,如何?”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是个滑不丢手的老滑头,必定不会出什么力了,甚至于等两人费劲巴拉的将太上皇救出来,他还会冒出来抢功呢。但两人也不敢得罪他,只能悻悻的走了。
等两人走后,长孙顺德迫不及待的回内室去,搂着刚刚出生的宝贝女儿,稀罕的不得了。
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很有立场和原则的人,当初会跟着李渊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