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雪浪(六)
第44章白梅雪浪(六)
今年上京的第一场雪来得格外的早,飕飕冷气侵人,如同刀刮一般,大雪似滚珠,似鹅毛,攒三攒五纷纷落下。不消一日的功夫,皇宫的琉璃瓦上便积了厚厚一层冰雪。
突如其来的大雪打乱了所有人的阵脚。金华殿里那位卧床两月有余的老娘娘,到底还是没能扛过这彻骨的严寒,在大雪降下的第二日夜里,驾鹤西去了。太后薨逝,举国齐哀。皇帝下旨,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皆需茹素三月,为太后守制服丧。居丧期间,禁喜宴嫁娶,也不能饮酒食肉,直到新岁年节方可除孝。同时,减免全国赋税徭役,大赦刑狱,减轻百姓负担。皇宫中,太监宫女们身着素衣,披着灰扑扑的夹袄,在簌簌冷风中清扫着庭中的积雪。
太后的灵柩停在灵堂中,尸身上裹了三层厚厚的绸布,以防尸体腐坏。如今过了小殓,要等头七之后才能入皇陵,与先帝合墓。入夜,呼啸的冷风不停拍打着窗棂,窗外风雪怒号,廊下烛影摇晃,显得这空荡荡的灵堂更加阴森恐怖。
江姻率领着一众妃嫔跪在蒲团上,为太后守灵。虽然灵堂中人很多,但她还是忍不住发怵,死人阴气重,再加上现在又是夜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江姻望着房顶上的横梁,上面系着一条条灵幡,惨白惨白的,在风的卷裹下猛烈地飘拂,像是张牙舞爪的鬼魅。
她打了个哆嗦,胳膊上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闻熙跪在她的身边,悄悄觑了她一眼,瞧她那害怕的模样,他便晓得这小皇后又在胡思乱想了。
他虽然觉得好笑,但还是清了清嗓子,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怪力乱神皆为虚妄之谈,世人捕风捉影,这才有了鬼怪之说。况且有朕在这里呢,皇后不必害怕。”
江姻的脸蓦地红了一下。这么多妃嫔都在,自己这个皇后却在这里疑神疑鬼,怪不好意思的。
闻熙望着她窘迫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他的目光落在江姻隆起的腹部,语气柔和:“皇后如今怀着身孕,胎儿体弱,灵堂阴气又重,不宜久留,你跪了一日,已经尽了孝心,还是早些回宫去吧。”
江姻松了口气,提着厚重的麻衣,缓缓起身。跪了一日,她浑身上下都酸疼着,小腹沉甸甸的,腿也跪麻了,起来时脚下一个趣趄,险些跌倒。
幸亏闻熙眼疾手快,一把捞住她的腰,不然她堂堂皇后姿势狼狈地跌坐在地上,也太丢脸了。
闻熙眼神不善,口吻带着些责备:“既然腿麻了,那就慢慢儿起来,万一摔着了,可如何是好?”
江姻抱着他的胳膊,站稳了脚跟。她脑袋晕乎乎的,听他口气有些凶,下意识委屈地说:"臣妾也不想的。”
下首跪着的一众妃嫔都忍不住抬起头来,又迅速地低下视线。顶着这么多人的目光,江姻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那抹绯红从她的两靥一路蔓延至脖颈,连耳梢都红透了。这么多妃嫔都在这儿守灵,她和皇帝却在这里搂搂抱抱,实在是罪过。太后娘娘她老人家在天有灵,她真的不是故意的!江姮连忙推了推闻熙的胸膛:“多谢陛下体恤,那臣妾……就先回宫了。”“朕送你。"闻熙牢牢地扶住她的胳膊,又对跪着的妃子们道:“你们也先行回宫,一会儿贺将军和靖远侯夫妇也要进宫守灵,你们都留神儿些,莫要冲撞了他们。”
妃子们如释重负,谨声道:“臣妾谢陛下体恤。”既然皇后都不用守灵了,她们也没理由继续留在这儿。这灵堂阴森森的,换谁不怕?外边儿天又冷,她们当然更愿意呆在各自的寝宫中。比起孝名,还是自己暖和舒服更重要。
江姻不由得转头,瞥向跪在人群中的顾妩,她低垂着眉眼,面上表情平静,和众人没什么两样。
江姻轻轻挠了挠闻熙的手掌,“陛下,咱们走吧。”闻熙点头:“朕先送你回去,一会儿贺将军和靖远侯来了,朕得留在这儿陪着他们。”
晏澄洲也要来。
江姻暗暗捏紧了拳头。
那无赖带走了阿月,指不定要怎么折磨她呢。阿月生死未卜,晏澄洲又不肯透露她的行踪,江姻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无处发泄,只能闷在心里。晏澄洲的夫人是太后的亲侄女,贺衍一母同胞的妹妹,太后薨逝,他们兄妹二人定要进宫守灵。
至于晏澄洲,应当是陪他那夫人来的。
这个负心汉,明明已经有了夫人,却还赖着阿月不放,实在是可恶。周遭静悄悄的,只有雪簌簌落下的声音清晰可闻,江姮的鹿皮小靴踩在积雪上,发出一阵挤压的咔擦声,如同碎玉一般,煞是好听。闻熙一路扶着江姻,目送她进了凤仪宫的门,这才放心离去。待他回了灵堂,赵椿和一众小太监打了热水,侍候着他在铜盆里净手。闻熙接了帕子,仔细地揩着指缝里的水。
赵椿对其他小太监递了个眼色,众人会意,恭恭敬敬地退出了灵堂。闻熙眸光轻闪,见赵椿屏退了众人,知晓他是有话要单独同自己说,启唇道:“有话便说吧。”
赵椿行了一礼,叹道:“陛下,奴婢这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既然你有胆开口,哪里会在乎什么当讲不当讲?但说无妨便是。”赵椿眼中泛起光来:“奴婢只是想起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