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梨花枝上雨(2)
第65章要看梨花枝上雨(2)
沈淙不清楚她对京中的局势到底知晓多少,便将能想到的全都事无巨细地说了,道:…得知消息后,余尚书便一病不起,各项政务只能交给东宫,那些老臣不满太子之能,想让贵君殿下暂摄监国之权,但递交了无数文书上去,却丝毫没有音讯。”
“后来一次早朝,陈巽大人站出来请求太子殿下暂理朝政,坐定监国,直到找到你的踪迹,宋家为了避嫌,没有表态,但响应陈大人的臣子有很多是宋家的门客。”
“那些老臣不愿,又想找方大人,结果却被太子殿下拒绝,我让弄雨去过一次方家,里外都是禁军,把守的十分严实。”“……后来,那些人又想找江仪卿代行贵君之责,但他并不敢接,慢慢的,朝中有不少人开始罢朝,政务也只能交由东宫处理,再加上如今整个梁安的兵权都在殿下手中,很多原本保持中立的臣子也被迫开始站队。”说到这,他看了一眼谢定夷的神色,见并未有异,才继续道:“朝中差不多就是这样,但我有一点想不明白。”
谢定夷问:“什么?”
沈淙道:“太子殿下…是如何知道我们的事的?武贵君说的么?”虽然他也很不喜欢武凤弦,但他对谢定夷的感情做不得假,比起并非亲子的谢持,他定然是更偏向谢定夷的,更何况此事事关皇室名誉,他就算知道了也不应该告诉别人才对。
可如果不是武凤弦,又有谁能知道此事并且告知谢持?“……应该不是凤弦,"谢定夷否认了他的猜测,但也没说是谁,另问道:″她为何来找你?”
想起先前谢持的话,沈淙心中又涌起一阵恶感,抿抿唇,伸手搂紧了谢定夷,说:“我不想说。”
谢定夷道:“她威胁你了?”
“比威胁还过分,她……“沈淙咬牙,语调起落,小声道:“她说要让我进宫。”
短短几个字,沈淙不知怎地还有点心虚,又赶忙补充了一句:“她还说什么沈家家大业大的话,应当是想要拉拢沈家。”“你怎么不说话,"见谢定夷不语,沈淙只好接着问:“你生气了?”“不是,“谢定夷眼神有些冷,说:“只是觉得……谢持知道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多。”
沈家在晋州一向低调,孟郁江在军中也很少出头,而当年因着中梁战事频发,朝中隐有重武轻文的意向,沈蒲为了妻君和女儿能在军中走得更远,在谢定夷登基之时主动告归,为得就是让沈氏能在一朝又一朝的更迭中稳若磐石,不在权力的倾轧中被摧垮。
若非是沈淙,便是皇室也难以知晓这种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到底有多少家底,谢持如今能和沈淙提起这样的话,只能证明她知道了沈淙给她粮草的事。被谢定夷一点,沈淙也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微微睁大眼睛,说:”是……”“不要说,“谢定夷捂住他的嘴唇,微微弓下了脊背,将额头抵靠在他肩上,低声重复道:“不要说。”
其实从小到大,她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背叛,有些人远、有些人近,所受的伤害也大不相同,但每次醒过神来,她还是无法适应那种那种黏腻又潮湿,像被一条蛇盘绞在脖颈上的感觉。
真是……够了。
见她这副情态,沈淙一下子心疼不已,连忙搂紧了她的肩背,但谢定夷的失态只持续了几息,没一会儿,她就重新抬起了头,伸手捂了捂眼睛,道:“没事。”
沈淙向来心思剔透,知道此刻没必要再深问此事,便另道:“还有一事,是关于澈园的。”
谢定夷道:“你说。”
沈淙道:“我在澈园抓到了两个别国细作,应该是西羌人。”然而谢定夷却没有露出什么惊诧的神色,反而开口道:“萧辙是吗?”沈淙不敢相信她居然知道,懵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谢定夷道:“有次进澈园发现有人在你的院子外徘徊,我问你,你说是宿幕赟的侧室,但我觉得他不太对劲,所以命人去查了查。”沈淙问:“查出来了吗?我审问过他们,怎么逼问都不松口,我和他们说西羌已经战败了,若是全盘托出就留他们性命,他们也只是听之任之。”谢定夷道:“他们是死士,听命的是西羌郭氏一族,不是皇帝,自然不可能吐囗。”
沈淙道:“他们来中梁是做什么的?”
谢定夷见他想知道,便说:“只是探知消息而已。”不过自被她发现后,萧辙就没送出过有用的消息,即便有几封,也是她默许的。
“燕济一战胜后中梁和西羌重新议定了边界,郭氏一族为了掌控各方的消息,精心挑选了百来个人来到中梁,他们见梁安难以安插,就先去了边城。”“布暗桩这种事,若是能依托世家原有的关系网那定然是事半功倍,正巧萧辙几个人被安排去了晋州,自然,晋州声望最高的就是你们沈家了。”“不过沈氏不喜欢用外人,能进主宅的多是积年,萧辙没办法,只能从别的地方入手。”
“那时候你和宿幕赟刚刚定下婚约,晋州也都知晓,若是能跟着宿幕赟进沈家,那不仅名正言顺,而且也能比当仆从知晓更多的东西,只是宿幕赞不怎公近男色,好多人勾引未遂,折戟成沙,萧辙是个聪明人,另辟蹊径,套用了故人的身份。”
“是这样……“沈淙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