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
孙震落网之后,在牢里百般抵赖,不肯承认自己有罪,还死咬着徐佶:“徐大人,我连续三次被陛下启用修河,不知你以什么罪名抓本督?”徐佶为他解惑:“前几个月陛下派岑善为巡按御史,前来江淮之地。岑大人不想惊动地方官员,微服乘商船前来,亲眼目睹了水匪劫杀严家粮船,却被水匪杀人灭口,孙大人可知?”
孙震:“……苓善死了?”
难怪他早接到苓善上任的消息,却迟迟不见他来江淮,还当岑善因私人原因不能到任,这才由徐佶接任。
“岑善虽死,但他身边长随活了下来,孙大人不必想办法为自己脱罪。“徐佶道:“徐某没想到,孙大人已经害死了一任巡按御史,竞还敢勾结水匪要徐某性命。徐某福大命大躲过一劫。孙大人别急,徐某也不是那等屈打成招的昏官,无凭无据便为你定罪,定会找到孙大人贪污修河银款,豢养水匪的证据!”孙震犹不死心,为自己辩解:“本督一心为陛下办差,哪里来的贪污修河银款,豢养水匪之事?徐大人还不快放我出去?”徐佶道:“孙大人且安心在牢里住着,本官会给陛下一个交待!”当日,苏州官府便贴出告示,街头巷尾都在传,巡按御史徐大人铁面无私,贪官孙震与水匪头子邓威落网,但有冤情者人人可上告。林白棠听到消息,发现自家阿兄罕见的不曾前往知府衙门当差,反而窝在房里不肯出来。
她敲敲林宝棠的房门,听得里面情绪低落:“进来。"推开门时,见他躺在床上,呆呆望着床帐不吭声,便轻推他:“阿兄这是怎么啦?”林宝棠自暴自弃道:“衙门当差数月,也找机会查了当年所有的卷宗,但却没有证据。官府贴出告示,我却不能为父报仇。白棠,阿兄觉得自己很没用!“阿兄说的什么丧气话?“林白棠一把将他拉起来:“当年之事过去太久,再说官府卷宗也未必全对,不然哪来的冤假错案?既然徐大人贴出告示,有意为一方百姓声张正义,咱们纵然证据不全也可以去申冤,说不定旁人手中有。”林宝棠被她强硬拉了起来,陪着去徐大人处喊冤。徐佶没想到孙震一案,竞还能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大为震惊:“真没想到孙震二十多年前便已行不法之事。"可惜时间太久,暂无证据。与此同时,水匪大小头目经过一轮审讯,交待了不少平生所犯之恶行,竟牵扯出严家之事。
原来严家起家全靠邓威,做生意的第一笔资金亦来源于邓威,利用自家运粮船队为水匪提供粮食,往外地洗白赃物分钱,也算是邓威为自己埋的退路。严家老太爷掌权之时,便与邓威暗中来往销赃,后来换了掌门人严家大爷,情况变得不同。
严大爷儿孙繁茂,还想着后辈将来科考入仕,便想摆脱邓家,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邓威察觉到严大爷故意提高销赃分成,不再为水匪提供价格低廉的粮食,便猜到了严大爷想要彻底洗白上岸,便派出儿子邓英,借着方虎家之事刻意与严明利结交,实则想要从内部瓦解严家,重新换一个听话的掌门人。严明利只想为母报仇,并不在意严家倾覆,与邓英一拍即合,很快便出现严家长房成年男丁尽皆葬身于河中,无意闯入的岑善被水匪杀人灭口,引得皇帝震怒,密令徐佶可调动江淮驻军剿匪之事。江淮之地私盐贩子遍地,水匪索命之事更是比比皆是,随着官府告示内容传得人尽皆知,徐佶受理了好几家水匪害人性命的案子,许多遭遇过匪患的百始家也前来申冤,一时府衙前人头攒动,热闹的犹如赶集。陆文泰挤在人群之中,与周围人家交流受害经过,还得间接看顾伤了腿的儿子:“你小心点,别被人挤到。”
陆谦与徐佶有虎丘寺中共患难的经历,拄着拐棍前去见徐大人,递上自家状纸,没想到却被徐大人抓了差:“陆探花来得正是时候,听闻你也曾当过孙震的幕僚,正好可以帮本官处理公务。”
状告水匪的状纸厚厚摞了一沓,随着远近赶来的百姓,状纸的厚度还在不断增加,而徐佶带的人手不够,总共只有两名幕僚,施存年老受伤便一病不起,如今还躺在床上养病兼养伤。
徐大人忙得焦头烂额,见到陆谦便逮住不放。陆谦递上状纸,见徐大人一目十行扫完,随手便放置在那厚厚一摞状纸之上,便要为他分派公务,直让他哭笑不得:“徐大人,学生是来告状的,你怎么抓差?再说我的腿还没养好。"他示意徐大人注意伤腿,暗示自己暂时帮不了忙。谁知徐大人振振有词:“不过是些案牍之事,需要动动笔墨,又不需要动腿,探花郎何必推脱?”
陆谦…”
陆文泰在衙门外巴巴等着儿子去递状纸,结果左等不见人出来,右等不见人出来,最后实在等不住了,便向值守的守卫打听:“我儿姓陆,进去递状纸已经过去快一个时辰了,怎的还不见人?劳烦军爷帮忙问问。”守卫进去帮忙询问,得知陆谦被抓来当差,便一脸古怪的出来,向陆文泰传达消息:“里面传话让您老先回去。”
陆文泰听着外面都传遍了,官府贴出的告示要为多年来被水匪残害的百姓申冤,也还观望了几日,听得儿子对徐大人赞不绝口,这才鼓起勇气前来。谁知状没告成,儿子反被官府扣留,揪着守卫不放,顿时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