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比靓你们不如我
“靓仔,合同转签没问题,但提前给你说一声,明年这片地可能要征收,到时地要收回。”
东乡村村委,办事员确认合同没问题后如此说道。
陈家志:“行,没问题,征收前我会做好安排。”
东乡菜场被征收,陈家志听易哥说过这事,后面菜场有一部分被修成了碧桂园。
地只是租的,而且会提前通知你预留时间收菜,青苗费赔偿就不要想了。
土地征收对菜农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要重新找地。
转签好合同后,陈家志回家把准备好的钱给了刘明华,刘明华又还了50元给他。
“自行车就不给你了,素珍进了厂,但我还没找到工作,可能用得上车。”
50元一辆二手贼货自行车,说起来还是陈家志赚了,他再花钱去买一辆就是了,不过人还不太好找。
“明华,回来啦。”
刘启荣一个人走了过来,“你地里的藤藤菜今天就能收了,就这么转出去太可惜了哦。
而且,你应该把菜转给我,我们才是本家和老乡,我会让你吃亏吗?”
刘明华面色不善:“先不说合同已经签了,钱我也收了,就你现在能拿出这么多钱吗?”
刘启荣有些心虚:“卖了钱,我再补给你就是。”
刘明华冷笑了两声:“卖了钱补,之前我说卖了钱补怎么就不行了,反而一步步逼我们,我没拿刀砍你,已经算给你面子,别踏马给脸不要脸,现在看着有机会,又想上来咬一口!”
说着说着,刘明华脸上又充满了愤怒,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架势。
“老子算是帮了个白眼狼,你以为陈家志就是真心帮你吗?他还不是看上了你地里的菜!
宁愿便宜了外人,也不给自家人,刘明华,活该没人肯帮你啊!”
刘启荣边骂边往后走,主打一个且战且退,因为刘明华已经找了一根顺手的扁担。
刘明华回头看向陈家志:“你也是为了我的菜?那其实你没必要开那么高的价,说不定你给1000元我都同意了。”
“现在说这个没意义,人要往前看。”
陈家志摇了摇头,钱都给了,也不可能要回,他上前两步,拍了拍刘明华的自行车。
“至于我是不是只为了你的菜,其实你也可以留下来看看。”
“我不可能留下来。”
“没让你种菜,我也不可能把地退你,反正你也没找到工作,刚好我最近菜多,要不晚上来帮我拉菜,顺便在市场送送货,一晚上给你15元,可能不比你进厂工资低。”
聘请刘明华,也是陈家志突发奇想。
今天他打算采收自家的大骨青空心菜,1号和2号地能收3000多斤空心菜。再加上原来刘明华的也快能采收了。
分摊到每天增收的菜不少。
再让人帮忙带就不合适了。
所以他想到了刘明华,有自行车,没工作,对菜市场那一套比较熟,怎么看都很合适。
唯独看他能不能过了心里那一关。
刘明华挣扎了一会儿,他也很迷茫,人生地不熟,贾素珍进厂也是一波三折,先是想找老乡推荐,结果贾素珍不愿意,非要去找中介,结果被骗了100元,最后还是让熟人介绍进的厂,但这次只招女工,等下一次有岗位还不知要等多久。
“行,我给你干一段时间,但先说好,等厂里有岗位了我就走。”
陈家志其实有些意外,看来经历这么一遭,刘明华也变了。
和前世有了很大不同。
“好,那你明天凌晨就来,我今天要收的菜就很多。”
丝瓜和苦瓜很稳,每天都能采摘三五十斤。
豇豆和菜豆有点受蓟马的影响,陈家志打算再采两批就打一次药,停几天。
菜心也一直保持着同样的采收频率,并且在今天,也就是5月9日,又播下了一批种。
现在有六七亩地,陈家志计划先做到全年稳定供应一种菜:菜心。
菜心在粤港澳蔬菜中占据核心地位,既是日常饮食的‘当家菜’,也是粤菜文化的象征性食材。
日销量很大。
日后还逐渐遍及全国。
总之,很牛逼。
陈家志也很擅长种菜心,在目前这个年代,能很轻松的拿捏。
这批小拱棚里的菜心品相很好,根条和叶片都很靓。
5月的这几天里,已经有几个人稳定拿他的菜,即使是喜欢贪便宜的卷毛菜头,也连续下单。
价格也比较稳定。
同时,菜好,不用清理黄叶子,咔咔挨着菜根掐就行了。
敖德海和赵玉两人收菜的体验也很不错,收烂菜才是真的折磨人。
因为要多收空心菜,陈家志和李秀采摘完瓜豆类菜后就来到了5号菜心地里。
第一批0.25亩已经采收完重新整地播种,同样是菜心。
第二批0.25亩今天才刚收完,陈家志也跟着打了一遍除草剂,但还没翻地晒地。
打除草剂有两个目的,一是除草,二是让菜根烂掉,防止二次发芽。
敖德海夫妇正在采收第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