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现在下乡了也好,能在乡下挣份口粮,以后厂里的招工,她更有优势,比在厂里工作几年还是学徒强。”
“你这话说得轻松,你伸手就有口粮了?活不要干啊?”“嘘!嘘嘘嘘!你小声点!”
“别扒拉我,看见你就来气!还有你!"赵大妈的怒火一下子就转到了默不吭声的常正义身上,“水缸空了没看到啊?等着你媳妇儿大肚子去拎水还是等我啊?一点眼力见都没……
隔壁家的关月荷听完,叹了声气,也才想起来自家的水缸空了。第二天傍晚,从干部培训班顺利毕业的关月华也带谷满年回家了。“人齐了,那我就说了。"关沧海道:“我和你们妈商量了,也问了爱国的意见,暂时不给他接班,下乡待个两三年看看情况。要是能通过招工回来最好,不能的话就回来接我的班。”
“爱国下乡呢,就让他住你们大伯家里,我的工资拿一半出来,分两份,给你们大伯一份,管爱国的吃住,剩下一份就给爱国自己存着。”其他人还没说话,关爱国就率先应了下来,“我同意!”他老爹一个月五十块钱工资,一半的一半给他,那就是十二块五,还不用另外交伙食费,比当学徒拿到的钱还多!
这事怎么定,轮不到关月荷发表意见,既然关爱国自己觉得好,她更没话说了。
但关月华想得就更多一些。“之前说了毕业就让接班,……“你也不用想多,爱国去乡下锻炼两三年对他也是好事。晚点接班不影响他,倒是对你影响大。”
“啊?为啥?“关月荷没听懂。
江桂英才道:“工会领导昨天上门做动员的时候说了,咱们家几个孩子,没一个下乡的,不是独生子女家庭,不符合政策。”关月荷细想,确实也在理。
他家工人多,还个个都不下乡,要是有人故意找茬,这就是一个攻击点。但对大姐有什么影响?<1
关月荷话没问出口,自己就想通了。
大姐拿到了培训班毕业证回来,现在被列为提干备选人,之后厂里空出来了新的干部岗位,就极有可能是她被提拔上去。而甭管是哪个单位,被选拔提干的人,除了看工作表现,还要看家庭成分、对组织是否拥护等等。
她家里没有响应国家号召,支持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这就有可能会在考核期被淘汰下来。
想得深一点,要是和她竞争的其他人不满,人家一个大字报贴厂公告栏,她别说这次提干不通过,以后怕是都不会再有提干机会。关月荷还想到了自己,要是朱大姐提醒的是真的,她或许明年就有提干机会,到时也可能会被影响到….
屋里就这么安静了下来。
关建国这时开口,主动提出自己以后往家里交二十五块生活费。家里之前定规矩,大人交五块,小孩交两块,这几年里开销增加,就增加到了大人交六块,小孩交三块。
上班的人中午那顿在厂里吃,按这个数交生活费,其实不算少。关建国提出多给生活费,相当于连着还在肚子里的娃也给算上,五口人每人交五块钱。加上他现在在运输队常往外跑,时不时给家里带吃的用的回来,护算下来也算贴补不少钱。
“我现在活多,工资加补贴也不少,给家里多交点生活费是应该的。”林玉凤也跟着开口,“建国和我商量过了。爹,妈,以后我们就往家里交二十五。”
关月荷眨了眨眼,悄悄瞟了眼大哥大嫂,真稀奇,难得还能听到他们主动往家里贴钱。
但细想下这两年下来的一些变化,又不觉得稀奇了。大哥跟着跑长线运输,光是工资和补贴加起来就比老爹的固定工资高。现在混熟了路线,运输队的队长还是他师父,南来北往的路上悄悄倒卖些东西,也能挣上一大笔。
手里的钱和物资多了,不用争抢了,自然舍得给家里弟弟妹妹们分一些,也舍得帮衬家里了。
“你们商量好了就行。”
关沧海和江桂英最后拍了板,把关爱国下乡并给他补贴、关建国两口子多交生活费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关爱国就道:“大哥你过两天出远门,我借你车用两天,先把行李给送大伯家去。"又想起来另一个问题,“大伯伯母知道这事了没?”江桂英点点头,“就是他们说的,让你下乡了就住家里。”她本来只想着让大哥大嫂帮忙照看,别让他在大队里受欺负就行。但大哥大嫂提了,老家有个空房间,就让爱国住家里,能吃好点。剩下的,别的知青干什么活他就跟着干,大哥是大队长要做表率,不能徇私专门给他安排轻省的活计。
但能住在亲大伯家里,这已经比其他下乡知青好多了。“邦.…...“关爱国嬉皮笑脸地挨着江桂英,商量着问:“妈,我下乡得给我准备东西吧?要不您把钱和票给我,我自己去置办?”江桂英前一秒还在心疼小儿子,后一秒就来了脾气,敲了下他脑袋,“让你下乡是去劳动干活,不是让你穿白衬衫和皮鞋在地头里显摆的!”她生的她能不知道他想什么?晚上说梦话都说去买的确良白衬衫!关爱国心虚地小声道:“我又没说我穿去低头显摆…他就不能在京市里显摆?他是去下乡,又不是不回家了。没能从爹妈那讨到好,关爱国想着自己也能慢慢攒钱买,没票也没事,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