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董承看到盟书,顿时心如死灰,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秦庆童,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恨。他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亲手将这个叛徒碎尸万段,只可惜他现在被甲士紧紧地押着,根本无法动弹。
曹操将盟书拿在手中,仔细地看了一遍,越看越怒,他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鼠辈安敢如此?”曹操怒不可遏地吼道,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众人的耳膜嗡嗡作响。
说罢,曹操大手一挥,下令道:“将董承给我拿下!”
甲士们得令,立刻如狼似虎地扑向董承,将他五花大绑起来。
曹操见状,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们喊道:“随我进宫!”
说罢,曹操带着士兵们如狂风暴雨般冲进了皇宫。
皇宫内的宫女和太监们见到曹操带兵闯入,都吓得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曹操却视若无睹,他径直来到了汉献帝的寝宫前,一脚踹开了宫门。
汉献帝正在寝宫内休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他心中一惊,急忙起身,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曹操已经带人冲了进来。
曹操满脸怒容,他手持长剑,剑尖上还滴着鲜血,显然是刚刚杀了人。
他的目光落在了汉献帝的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董贼谋反,陛下知否?”曹操的声音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感情。
汉献帝看到曹操如此凶狠的模样,吓得浑身发抖,他的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道:“董卓已诛……”
曹操面沉似水,眼神冷冽地纠正道:“不是董卓,而是董承!”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汉献帝闻言,浑身一颤,满脸惊恐地看向曹操,结结巴巴地说道:“朕……朕实不知啊。”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他死死地盯着汉献帝,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的恐惧,缓缓说道:“忘了破指修诏?”
话音未落,一名士兵匆匆走进大殿,跪地禀报:“丞相,董妃已带到。”
曹操闻言,目光如炬地看向殿门口,只见董妃被两名士兵押解着,缓缓走进大殿。
董妃面色苍白如纸,浑身颤抖不止,显然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
曹操见状,嘴角的笑容越发森冷,他漫不经心地斜了一眼董妃,然后冷酷地命令道:“拖下去,斩!”
董妃听到这道命令,如遭雷击,她的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然而,求生的本能让她强撑着身体,连滚带爬地爬到汉献帝身旁,紧紧抱住他的双腿,痛哭流涕,哀求道:“陛下,救救臣妾啊!”
汉献帝看着怀中的董妃,心如刀绞,但他在曹操的威压下,却不敢有丝毫反抗,只能无奈地向曹操求情:“董妃已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
曹操冷哼一声,毫不留情地反驳道:“难道,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进董妃的心脏,她的身体猛地一颤,绝望地看向曹操,眼中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曹操面沉似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他大手一挥,高声下令道:“来人啊!将此逆贼左右牵下,给我狠狠地勒死!”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两旁的侍卫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去,毫不留情地将那名被指控的人拖走。那人身披枷锁,满脸惊恐,却无法挣脱侍卫们铁钳一般的大手。
这一幕,正应了那句诗:“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即使是在春天的宫殿里得到皇帝的恩宠,也是徒劳无益的,可怜那龙种一般的人物,也只能在此时一同被舍弃。纵然是堂堂的皇帝陛下,面对这样的局面也难以施救,只能掩面看着泪水如泉涌般流淌。
曹操紧接着又下令道:“传我命令,曹洪领兵三千,充当御林军,严密防守皇宫,不得有丝毫懈怠!”
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曹洪领命而去,迅速调集军队,将皇宫守卫得如同铁桶一般。
曹操稍稍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从今往后,但凡有外戚宗族不遵从我的命令,胆敢擅自闯入宫门者,一律斩首示众!”
他的话语冷酷而决绝,让人不寒而栗。这一次,曹操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宫中安插眼线,而是直接动用武力,将皇帝牢牢地监禁在皇宫之中。
数日之后,反曹盟书上的五家人,无一幸免,全部被抓捕归案。
菜市口,人头攒动,百姓们都聚集在此,想要看看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案如何收场。曹操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来,他的身后紧跟着负责抓捕的将领和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而他们押送的,正是那五家老小,共计七百余人。
将领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启禀丞相,现已将董承,以及五家老小共计七百余人全部押到,听候丞相发落。”
曹操端坐于马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害怕:“斩!”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