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抢
第108章强抢
天观三年春,朝廷再开恩科,网罗天下菁才。中央诏令于天观二年秋发往各道,命辖其区内州学、县学举荐贤才,赴京赶考。
礼部紧锣密鼓筹备,凡遇事不决者,悉数交由皇后娘娘裁断。皇后娘娘同时下令,既为恩科,世家女子中若有饱读诗书者,只要通过惠文堂的初试,亦可一并参与科举。
朝中虽有反对的声音,但被顾宁熙一力压下。于世家而言,女子为官大抵只是皇后娘娘的一番畅想,根本成不了气候。当下在他们眼中,更大的威胁是寒门子弟入朝。
凡经殿试,这些士子一跃成为天子门生,不容小觑。多方暗流涌动,年节才过,礼部最终确认了应考士子名录。不出世家所料,经惠文堂女学举荐的堪堪四人而已,,其中齐国公府竞占了半数。坤宁殿内,顾宁熙方与长姊料理完宫中庶务。她笑道:“下月中便是春闱,这两月阿姊若无闲暇,其实不必入宫,在府修学便好。”
“书都温的差不多了,出来几趟全当散心。"顾宁婉神色轻松,语气坦然。顾宁熙为她添茶,除过科举,朝中还有两条为官的路径。世家大族的子弟能通过祖辈荫封入仕;而有真才实学的士子若经由人举荐,官府考核无误,同样能为官。
顾宁熙自然可以保举长姐入仕,如此万无一失。但姐妹二人都没有这般想法,顾宁婉执意参与科考。她若出仕,必定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让所有男子都无话可说。她也要为日后其他女郎入朝打下一个顺遂些的开端。
顾宁熙对自小到大手不释卷的长姐颇有信心,又道:“就是不知秦姑娘如何了。”
秦滢同样要参与科举,顾宁熙讶异之余又感到欢喜。“她日日挑灯苦读,尽力而为便是。“谈起秦滢,顾宁婉笑容温和,“她若不愿出嫁,国公府也永远是她的家。她尽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顾宁熙莞尔,也盼着秦滢能够在科举中一展所长。这一年多顾宁熙忙于兴农、兴学、兴修水利三项内政,外事交由陆憬,她亦有所了解。
近来突厥不太平,朝中的眼线时有密报传回。顾宁熙宣纸上所圈画,突厥执政的阿史那家族与阿史德家族世代通婚,垄断突厥国中可汗、叶户、特勤等高级官职。异姓突厥或是其他部族,无论才干如何出众,无论立下何等功勋,都没有办法获得升迁。这两大家族牢牢把持着突厥国政,不会分旁人一杯羹。
顾宁婉道:“如此必会招致突厥部众不满。官职世袭,昏聩之辈居多。且家族势盛,也会危及可汗地位。”
顾宁熙深以为然,如今大晋的官场,高官要职也多数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她和陆憬不遗余力推行与巩固科举,亦是要给下层士子向上跃迁的机会,为朝堂注入新的英才。
姐妹二人不知不觉就科举深入而谈,各有见解。御书房中则同样在议事。
大晋与突厥接壤的整幅舆图悬挂在御案前,谢谦、秦钰二人轮番阅过最新传回的军报。
突厥启辛可汗病逝于牙帐,而本该继任大可汗之位的东面何利可汗却在途中遭人截杀。
刺杀虽未成功,但何利可汗也被拖慢了脚步,错过继位的最佳时机。西面始利可汗倚仗兵强马壮,屡屡挑衅,东西方的战事一触即发。谢谦道:“快马加鞭,这封奏报也已经是四日前传回,我想此刻突厥已开战。”
第二封秘报黄昏前应当能到,突厥内战,无论谁胜谁负,对大晋而言都有益无害。
陆憬指间叩于梁地,趁此良机,正是大晋平定梁茂,收复朔方一带的好时候。
前代末年天下大乱,梁茂起兵攻占朔方、弘化、延川等郡,自立为梁王。他向突厥称臣,接受突厥启辛可汗的册封,号大度毗罗可汗。他不断游说突厥南侵中原,以便从中谋利。大晋平定中原后,数度想出兵讨灭梁茂,皆因突厥援兵无功而返。
而今突厥内乱无暇南顾,此战必定要一举扫清梁茂之患。大军已做好调度,甄源数日前接了军令赶往前线。只待时机进一步成熟,便可出兵讨伐。
秦钰道:“若朔方一带回归中原,长安城便更多了一层缓冲。”日后与突厥正式开战,必定要先拿下朔方。中原一统后,梁国的朝臣、百姓多有渴望回归中原者。此战得民心,没了突厥的增援,梁茂有如瓮中之鳖。军务议罢已近西时,到了可以散值归府的时候。谢谦欲起身告退时,却发现秦钰未动。
他道:“砚铭兄,还不准备回府吗?”
秦钰一笑:“我再等上片刻,怀澄先行便是。”谢谦…”
得,必定是齐国公夫人还在宫中。
谢谦算是服了秦砚铭,从皇宫到齐国公府,统共就那么一小段距离,他还非要等夫人一同回去。
今日还算好的,他和齐国公夫人恰巧同在宫城。换了平日里,只要秦砚铭散值早,他还要绕上一圈,从禁军营中赶来皇城接齐国公夫人,并乐此不疲。看着秦砚铭腰间“不经意”露出来的那一枚簇新香囊,谢谦瞧上头绣的是麒麟纹样,绣工精巧繁复,配色大气,确实很衬他的官服。看见秦钰精致的、时常换新的香囊,陆憬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自己玉带间系着的那一枚。
元乐只给他绣过一回香囊,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