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大周文圣 > 第160章 七夕文会!曲有误,江郎顾!

第160章 七夕文会!曲有误,江郎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韦观澜忽然抚掌大笑,震得案头青瓷盏中茶水微漾。

他信手从珊瑚笔架上取下一卷笺,笑吟道:

“老夫怎么听说,坊间已有士子,专门给你写了一首新词——

‘曲有误,江郎顾!

闲掷金鞭倚朱楼,醉把吴钩看新愁!’

还编成了曲儿,在秦淮河三十六艘画舫传唱了!”

韦观澜目光掠过江行舟衣襟上,尚且留着昨夜沾染的胭脂痕,那抹残红恰似三月桃跌进雪里。

袖间隐约飘出一缕幽兰香——那分明是秦淮河畔上等的“醉仙红”。

衣袖间更有缕缕幽兰暗香自游出,分明是醉仙画舫独有的“红绡香”——此香需用西域涎香与岭南素心兰合制,一两之价堪比一两金。

非是画舫魁,断然是用不起如此昂贵的香。

“这画舫歌姬多自民间,知百姓疾苦下官亦是体察民情!”

江行舟不由略显尴尬,摩挲着腰间玉佩上的夔龙纹。

话未说完,先被这拙劣的托词噎住,耳后渐渐浮起薄红。

韦观澜一笑,轻叩案几,“今岁七夕,秦淮河上要开一场盛大的‘七夕文会’。

他袖中滑出一卷泥金七夕文会清单,展开时惊起一缕沉水香,“本刺史掌一州教化,亲自主持本会。

七夕文会既显朝廷教化,又彰地方文脉.。

江南一城十府的进士、诸位翰林,还有周边各国在江南的使节,其它各道来的贵宾,皆邀请赴会。

必会在七夕文会一争高下!”

忽而话锋一转,他笑得意味深长,“晚上你若无事,便随同本官一道前往。

总不能让人看了刺史府的笑话。”

这种一年一度的大型文会,影响力遍及江南道十府,乃是江南道极其重要的文会。

韦观澜自然是亲自出面主持。

各府衙门、学院、各地士子,都会争相填写好词,争夺七夕文会的第一名。

刺史府自然也要争一争。

不过,还需要以江行舟这“江南四大才子”,江南乡试第一解元,一同前往,才能镇住场面。

“是,下官领命!”

江行舟展颜一笑。

待到暮色时分,

金陵城各色彩灯绚烂了起来。

秦淮河上,画舫如织。

秦淮河上一艘艘画舫,浮起万盏莲灯,将整条水道染成一条流动的星河。

秦淮画舫以纱囊装萤火虫,缀着船栏,俗称“替星灯”。

夫子庙前的檀木戏台,亮起琉璃灯,演着傀儡戏,悬丝木偶仿杨贵妃的故事。

老茶馆的湘妃竹架上,百盏纱灯随风轻旋,谜面诸如“一别经年尺素稀——打物谜”的灯影。

秦淮河畔。

韦观澜刺史率领江南道的众官员们,设下一座“七夕祭星坛”,主持祭祀牛郎织女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随后,刺史府的众官员们一起踏上秦淮河三十六艘画舫,开始举办盛大的七夕文会。

本次七夕文会的主画舫,是一艘三层楼船“撷芳舫”,可容纳数千人,朱漆雕栏,灯火通明,将半里河面映得流金溢彩。

江南道刺史韦观澜端坐主位,一袭湖蓝锦袍衬得面容清癯。这位执掌江南的封疆大吏,此刻正捻须,望着舱外星河。

下首的紫檀官帽椅上,学政杜景琛,一袭青衫玉带,手持《文心雕龙》书卷若隐若现。

别驾李怀安领着众官鱼贯而入,柳明川主簿玄衣肃立,江行舟司马携着水气。

“参见刺史大人、学政大人!”

江南十府的进士们或着雀翎氅,或佩鱼袋,或皆持象牙笏板,环佩叮咚。

在这艘主画舫,除了江南进士以上宾客外,

宾客席间还坐着几位邻国使节——象蛮、牛蛮、虎蛮。

它们并未披挂鳞甲,而是换上了大周人族的锦绣衣袍,乍一看,竟也有几分儒雅之气。

象蛮使节极为魁梧,头戴儒冠,长鼻却总是不自觉地卷动案上酒盏,惹得一旁侍者频频侧目;

只是那虎蛮使者虽身着宽袖长衫,却仍掩不住一身虬结筋肉,举手投足间,衣袖紧绷,仿佛随时会撕裂;

而那牛蛮使者更是有趣,宽大的文士袍下,一对牛蹄踏在锦毯上,显得格格不入。

这三位蛮族大使,虽竭力模仿人族风雅,可终究是虎头象脑,硬套文人装束,反倒透着一股别扭的滑稽。

江行舟目光微凝,不由多瞧了几眼这些异域来客。

这些蛮国使节团自岭南道以南的诸多蛮国部族而来,跋涉万里,前往大周帝城进行朝贡。

金陵城作为南北要冲,水陆通衢,自然成了这些南蛮使团必经之地。

每逢贡期,总有几支使团在此暂歇,少则三五日,多则旬月。

江行舟来了金陵之后,倒也见过几次这些蛮国使节。

象蛮使节在秦淮河畔笨拙地学着拱手作揖,

虎蛮使节在茶楼里被一盏清茶烫得龇牙咧嘴。

只是今日在这文士云集的秦淮画舫上,看着这些身着文士儒衫的蛮族使节,一个个正襟危坐,倒比往日更添几分荒诞趣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